第801页

“很好啊!”

方晴毫不发怵,大大方方的坐下喝茶,道:“就是这门学科新成立,知识也不太成系统。我们在校学了半年,然后就跟着专家团到处走。”

“哦?你都去哪儿了?”

“很多地方啊。二十七个农业基地,我们去了一半,还有几个城市群,见过好多大人物。目前总体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细节建设了。对了,我可不是串门的,我有正经事。”

说着,方晴放下茶杯,端端正正的坐好,认真道:“从前年开始,全球统一陷入粮荒,我们有完善的储备粮制度,理论上,可以保证一年内的国民饮食。但国家长远考虑,一边加大科研力度,一边施行粮食配给。比如去年,国家规定,成年男子每月可得十八斤大米,女子十四斤,孩童再少。在现有的水稻产量上,勉强可以维持供给……”

“行了行了!”

顾玙挥手打断,道:“你就不用捧读背诵了,直接说吧。”

“哦……”

方晴小脸一红,打开大盒子,里面是一株长长的稻穗,道:“这是袁老新培育出来的。”

嗯?

顾玙接过一瞧,稻长为稻穗后,一株普通稻穗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所以预估水稻产量,看稻花的粒数就差不多了。

而这株稻穗,从上到下密密麻麻,没有丝毫空隙,将近有上千粒。

“这是异化水稻?”

“嗯,这几年国家陆续找到了七株野生的异化水稻。前四株进行栽培后,亩产分别为154866公斤、1503公斤、1518公斤和1545公斤。后三株是深化变异,被称为新生稻,专家做了几轮试验,这株属于3号稻,平均亩产2016公斤。”

“哇!”

龙秋轻呼一声,虽然不太懂,但听这个数就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