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忠于李家的衙役捕快,和许家的上演全武行,百姓都不只顾着吃瓜了,下场!明着不敢来?我躲得远远的,趁着你们打的火热时,偷偷拿东西砸你一下,或者跑出去踹你一脚就跑,这难道不行呢?

这一场战争,前后两三天,越到后来,于同知和许家家主,就越扛不住了,官场上压不住李家,他们不可能亲自去办事,可下面办事的多有重伤的,还怎么搞?

官府机构里,李家虽然付出了不少代价,但的确压住了局面。

商场上,许、李两家有一些交集的产业,也是不惜血本上演起了恶斗。

鲁国一国的顶梁柱士绅层次,萧家在这里有自己的港口,码头,有围着萧家商队吃饭的无数人。

但薛城身为一个天然的沿海重镇,优良港口不止一个,许家和李家,也多有吃商贸饭的。

就是那些,大商来的商队,走到这里不想继续了,直接在薛城卖货,本地士绅豪族接手后,等一阵子卖给过来的罗马商队……转转手就赚不少。

这才是大生意!

就说瓷器茶叶等等,大商起路价,价格和大商境内差不多,算是正常,到了鲁国卖5倍,许家李家五倍价格拿下来,等到罗马商队直接6倍出手,罗马商队运回去,十倍价格起。

这样的生意每年都有好多起,只一个商贸转手,都要比薛家之类维持薛城一城餐饮、住宿的商业利润大得多,这才是他们能成为顶尖士绅豪门的底气。

薛家经营连锁酒楼,客栈,总要有大量的地皮,城中繁华地段的地皮,还要大量成本。

许家李家以往就是,大商商队来了,我们接货,放仓库一阵子转手给罗马,或者把罗马来的商队货物,转手等一阵子卖给大商,这就是海量的银钱财富。

可为了搞事,这次两家也干起来了。

在以往大家和和气气时,就是维持一个价格,每家每年遇到的,货物数量价值都差不多,不是不想继续拼竞争,而是为了维持和气生财的大局。

现在一开战,就是你正谈着客人,我果断下场讲价抢人……

一旦开启了竞争,便宜的只是商和罗马的商队,亏的全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