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明代士子装,也是自己准备出来的,现代人穿汉服?除了在校的小姐姐小哥哥之外,蹦出来一个文化界中年二代也不奇怪啊。
“吴船长,小梁、小许你们都在啊,哈哈,我想到了,我想到该怎么完美融入大明了,可以有我亲自出面,带一些人,伪装成明成祖朱棣时代,郑和下西洋,留在西洋的大明文官和锦衣卫后裔。”
“这个点子还是不错的,史书上多有争议,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几次下西洋无果后,派一批大明文官锦衣卫,留在外洋世代寻找,也合理啊。”
“我们这些后裔,虽然身在外洋,可死忠于大明的心却不曾变过,只要编造一些文书,编造一些族谱家谱什么的,就算目前的朱由检,可能找不到对应的历史资料,那也能解释。”
“连全书一万一千多册的永乐大典,都被烧毁了不少,少了三千多册,那么几百年传承,遗失一些和我们相关的资料,太正常了,以我的古文化造诣,考什么进士举人当然是扯淡和做梦,没资格,但让我考秀才还是有把握的。”
“只要这样的古文造诣亮出来,还怕没法融入大明么?你们从今天起逐渐留长发,学一些繁体字……认字却不懂书写都无所谓,大明本身就是没多少读书人的。”
“我还是那句话,扶明不等于愚忠,去献上高倍数望远镜和红外线望远镜这样的军国重器当至宝,就能取信,得到一个官方允许的地盘了。”
吴船长和许亚飞等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无语,因为他们发现,李维贤这中年大叔,说的貌似有一定可行性。
第2255章 那个十八岁的高中生
几个小时后,等衣袂飘飘的李维贤带着几十个青壮年,开着游轮上配置的几艘救生艇从琼州码头驶出,站在他身侧的激进派领袖许亚飞都忍不住佩服的道,“可以啊老李,你还真能和琼州知府搭上线?看样子谈的还不错。”
“对方都答应替你报备信息,向朝廷通报了。”
李维贤忍不住大笑,“那是,抛开划时代的科技代差,古人当然也很聪明,可是,科技代差外还有信息代差啊,我随便给小庞安了一个庞英的先祖,那就是明成祖朱棣时代,锦衣卫镇抚使,跟着纪纲混的先祖。”
“再有一连串家谱,这信息差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知府能分辨出真假的。”
“只要他怀疑小庞真是庞英一脉的锦衣卫后人,还是成祖时代远封的海外世袭锦衣卫千户,一个知府能怎么办?他只能半信半疑,却在大明朝廷还有着充足公信力的情况下,表面上相信我们。”
想要以明成祖朱棣委任的海外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差遣的遗脉人士登场,需要伪造的各种文书太多了,多的不是一天半天能搞定的。
可他们刚刚接触到海南岛,一个琼州府而已,需要亮出来太多假文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