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凌风认为自己还是相当民主的,因为他言之凿凿自己曾征询过好些人的意见,譬如杜伏威,譬如寇仲,譬如宋缺……
本来吧,宋缺觉得这些必要的礼数是不能少的,后来一想杨隋的天下是从北地胡人手里得来的,再从隋室那里接过这把交椅多少不合自己品味,又经凌风一番“一元伊始,万象更新”的歪理邪说劝导,就没再坚持己见……
另外,将国都选在这百年来毁坏甚巨的荆州古城江陵也有人不满,虽说荆州一地,在南北分裂时向为南方政权必争之地,有“南方之命,悬于荆州”之语,实为南方盛衰之关键,但完全可以选在城池高厚的襄阳啊。襄阳与南阳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且近中原腹地,更加有利于制衡四方。
但这些人如何知道,建都江陵的真正目的就是把它作为临都,将来迁都洛阳或丹阳(今南京)时才会少些阻力。关于这点,宋缺、虚行之等人显然早就想到了,默然许之,未予反对。
总之,凌风初一登基,就难孚众望,不知有多少人暗中摇头。
申时(下午15时至17时),宋傅二人的婚礼如期进行,凌风这一国之君的婚礼却要改到晚间在宫内私下里进行,不可谓不悲哉。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女人恨不得把杜如晦抽筋剥皮,食而后快。
正在宫中某处歇息的傅采林闻说此事,勃然大怒,他虽疼爱幼徒傅君嫱,但对关乎国运的大徒弟显然更为看重,凌风的食言让他颇为不悦。倒是与他下棋对弈的亲家宋缺不以为意,哈哈一笑,推开眼看就要输掉的棋盘,拉着他到御赐的镇南王府主持二小的婚事。
托凌风的福,许多要为他这位新晋帝君准备的厚礼都废物利用,转送了给宋师道夫妇。
凌风亲自为他的连襟挥笔书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荷开并蒂五世征祥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下联:天风玉宇鸾凤和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横批:百年好合。
尽管凌某人的字惨不忍睹,宋家仍不得不给他面子,珍而重之地挂在正堂。幸而字里行间意境还不错,勉强弥补了字迹的先天不足,引来贺客们马屁如潮,颂词如雨,让作者先是欣然受之,后来也觉脸颊发烫,暗叹火力太猛。
大厅之内,宋缺和傅采林坐在高堂之上,凌风和宋月媛没有喧宾夺主,客气地推托了主位,在见证了新人拜堂后,就悄然离开了。
这也就导致他们很遗憾地错过了尚秀芳和石青璇两位当代乐坛大家的精彩献艺——前所未有的琴箫合奏。事后凌风被宋月媛埋怨得要死,没奈何接受了一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一定要把两女娶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