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叶璇玑也没有真生气,转入正题道:“此次召你来见,有二点,先说一,将苏瞳来历说与我知,不可半点隐瞒。”

苏伏知道她成名极早,虽不在意他人看法,在举目睽睽下认了苏瞳,影响亦是可大可小。

至于她为何认下苏瞳,与自己恐怕没有多少关联,或许苏瞳真与她有关。

他理了理思绪,斟酌着说:“数载前,剑斋开山招徒,在下按真人嘱咐往剑斋去,途径万山县晋城,不得已卷入‘流冥坛’事件,晋城爆发魔劫。”

“后于流冥坛内发见尚稚的瞳瞳,不忍置之不理,便带在了身边,教她言语,引她学理,给她取名苏瞳。”

这说法倒也简略,说了该说的,隐了不该说的。

叶璇玑听了也没有不悦,淡然笑道:“自浊气里头化生,亦算出淤泥而不染,无怪骨骼清奇,姿颜比之本宫亦不遑多让,想她入道时间定比你短得多,未来必然可为剑斋再添一个真人。”

此言令苏伏有些羞惭,何止短,简直没有天理。想他修到归元用了将将八载时光,可苏瞳却只用了三荀月便修至通神境。

叶璇玑忽然回身去望湖面,话锋微转:“只是她已为本宫认作女儿,便属南离宫之人,剑斋也不好教她,本宫想带她回南离宫,你意下如何。”

她不知苏伏并未让苏瞳拜入剑斋,同样不知苏瞳三旬月修到通神,否则绝不会好声好气地问,而是直接带回南离宫。

苏伏料想必会如此,便也不声张,这时闻言,无奈道:“此事恐要瞳瞳自己意愿才行,在下曾发过誓言,若是她不同意,便绝不会令她从我身边被夺走。”

若叶璇玑开口索要的是宝物,他身上除开与自己无法分离的“太玄无量宝典”之外,包括两枚储物指环都可送她,可苏瞳不同,他早已认可了她的存在,总在关键时刻与他许多感动,就像暖阳一般裹着他,是他无可替代的光明,值得用性命去守护的存在。

叶璇玑不轻也不重地说:“本宫于你有恩,此恩分量尚不足乎?”

苏伏忙应道:“恩重如山!”

“既如此,为何本宫开口,你却仍要推脱?”

苏伏认真地说:“她虽为真人认为女,可同是在下之女,她既非货物,又怎能拿来送人,在下有自信,对小女的珍惜爱护,必要高于真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