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页

还包括他正在筹备燧石宇航大学,需要这些方面的头衔和荣誉来作为其中一个小背书,吸引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在帮助国家进行人才引进不是?

现在,贺挺正站在古韬面前,说着挺让人激动的消息。

“9月发布会之后,顾松专门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硬件架构,为我们的硬件系统做了一次升级,量子计算核心和超算之间的对接,包括专用的操作系统升级。在此之外,更有价值的是一套自动化生产的工厂规范,后面生产能量和质量控制可以提升不少。”

古韬笑着问:“这么说,完工时间可以提前了?”

贺挺郑重地点头:“汽轮机组完成点火吹管之后,甲板上和舰岛的安装很顺利。朱总工程师那边评估,如果照现在的速度,还有半年,工作可以基本完成。”

“半年……”古韬的心情也不禁有点激动,这样子,赶得上在自己手上正式入列啊。

贺挺继续说道:“朱总工程师专门写了一封长信。”

说完,他递上了手里的信件。

古韬把信件从信封里抽出来,开始认真看起来。

房间里很安静,贺挺默默等着他看完提问。

过了一会,古韬缓缓搁下手上的信件,轻声说道:“现在就开始立项做?技术还要直接跳一代?”

贺挺点着头说:“我和他已经聊过了。制造工业的基础提高了不少,设计和建造方面心里也有底了。区别仅仅在于那些关键的技术,朱总工程师说,如果顾松仍然能像这样参与进来,肯定也是可以攻克的。”

古韬笑了:“他对顾松怎么这么大的信心?”

贺挺微笑着回答:“我也问他了。他说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顾松那么年轻刺激到团队的骨干了,反正顾松参与在项目里,尤其是在东连的那段时间,他觉得整个团队好像都聪明了不少。”

古韬哈哈大笑:“这是好事。行,原则上我不反对,技术评估做得全面一点。如果现在确实具备条件了,当然是更先进的好。现在我们站出来挑了一根大梁,一条大船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