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一个体表的改变来判定癌症?
这有点开玩笑了吧。
“抓紧时间去做肺部ct,全腹ct也要做,做完后片子发给我看一眼。”郑仁简单讲述完之后,淡淡的做了总结。
他的语气很肯定,不容置疑。
说完,郑仁抬头看着张校长。这是一行人里,唯一脸上马赛克略轻一点的人。
“哦,好。”张校长恍惚的应了一声。
郑仁笑了笑,拍拍拉夫森博士的肩膀说道:“才88天没做体检,应该问题不大。抓紧时间做检查,要是手术难度大,你可以来找我。”
说完,他手用力,把轮椅的方向换了一下,交给拉夫森博士身边的人。
一行人有些迷茫,匆匆而来,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消息,又要匆匆而去。这才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拉夫森博士的示意下,他们有些仓皇的离开了。
张校长马上安排检查的相关事项,联系医大附院,驱车前往。
一路上看着一言不发的拉夫森博士,张校长心里不断琢磨郑老板说的那件事情的可能性。
能跟诺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对着干,郑老板果然不愧年少气盛。这都不是关键的,关键在于人家还能干赢!
张校长距离诺奖极为遥远,他并不了解其中的细节。但作为诺奖候选人,要么是自行拜访诺奖评审,说明自己项目的种种细节,取得评审的认可;要么是推荐人到处游说。
每个奖项每年有上千个候选人,每一个项目都极为专业、高端。评审不可能全部都看一遍,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
这还是自然科学,要是换了主观性更强的文学奖,那就更不用说了。至于笑话一样的和平奖……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