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者的反应则更精彩,有人惊叫,有人当场傻掉了,还有人拍着胸口差点没晕过去,更有人表示坚决不敢相信,甚至有人在小声咒骂着什么,有骂凉花川修士的,有骂虎娃等人的,但都不敢太大声。
虎娃等人并未在此停留太久,接受凉花川众弟子拜谢并接过谢礼之后,便继续北行离开了此地,凉耳旺率众门人恭谨相送。虎娃等人走了,凉花川的麻烦事才刚刚开始,不知后来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
走在荒野中,见四下已无人,太乙苦笑道:“师尊,您方才听见了吗?有人咒骂你多管闲事。”
虎娃淡淡道:“我只是遇上了这件事,有人怨恨我并不奇怪。比如我们在山中遇到的那卖水的商铺老板,还有领我们进山寻找泉水的乡民,此举等于是断了他们的一条财路,心中难免有怨恨……叽咕,你又如何看呢?”
叽咕一怔:“又问我呀?在我看来,那些营生不做也罢,也不想想赚的是什么钱?于世无益之事,空耗心智劳力,有用之身不如去做点别的。慕名而去的那些游人,耗费钱财时日去取那无用之水,却是白白被人戏耍。”
第066章、归怀(上)
虎娃为什么总喜欢问叽咕,如果这小妖能把事情看明白,其他人也就不必再问了。太乙又长叹道:“此事本不必如此,凉花川这派宗门已衰落,今日方有重振之望,却错失了仙家大机缘。”
太乙的话中带着神念,认为凉花川错过了一次绝佳的仙家缘法。两百年前凉花川曾鼎盛一时,是中华之地赫赫有名的大宗门,但因百岁童子之事,声誉和实力都大受折损。
当代凉花川中尚有宗主和四位长老这五名大成修士,凉济能死于侯冈氏祖地,又留了一位在宗门道场中坐镇,其余三位昨天都见到了。其势力虽不能与当年相比,亦未传承断绝,可这派宗门显然已在衰落之中,虽表面上挽回了面子与地位。
凉济能之事本可以处理得更好,凉黄打听清楚内情之后,宗门尊长就老老实实地致歉并赔罪便是了,如此还是结交侯冈等高人的机会。百岁山的乱象根本就不该发生,可是既然发生了,虎娃又提到了百岁童子之事,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应该岔开话题,而是要主动问清楚。
如果问清楚之后,主动提起当年的宗门公告,感激并拜谢大恩,虽然事情还得这么办,但结果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区别是能与虎娃这位高人结下仙家缘法。如果恭恭敬敬将虎娃迎入宗门道场,再一场仙家法会,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从太乙的角度,当然是极为推崇师尊的,而且他也亲眼见证了虎娃所遇的诸多修士,都结下了怎样的仙缘,简直就是修行中最难得的缘法,凉花川众修士却错过了,这才是他们最大的遗憾,也许要等到很久之后才能反应过来。
虎娃骑在牛背上叹道:“凉济能本非恶人,却因一念之差做出了那等事情,恐怕亦与凉花川宗门风气有关。我很清楚他们所求,亦清楚他们在迎合什么,可见几位尊长之无奈,那宗主更是心里明白。但在世修行又怎能如此?名与实孰重,应处其实而不居其华。”
……
虎娃斩化身离开巴原,只为印证修行,并未想过赢得什么名望地位而引人注目。初至九黎时,他只是个不起眼的仆从,在蛊神祭典上甚至换了当地的装束混在养草村族人中,后来更是留在养草村修习九黎巫术。可后来偏偏是他识破了“蛊神”真身,找到了潜伏至黎山圣地中的“蛊神”,并引伯羿前来斩除妖邪。
假如不是虎娃,伯羿斩杀妖邪反而是被“蛊神”利用、帮助“蛊神”掌控九黎诸部,丹朱南巡收服九黎之举便会成为一个笑话,而众人尚不自知。无论是对九黎诸部而是对中华之国,虎娃都算是立下大功,然而此事却少有人知,除了当时蛊神潭边亲眼见证者,九黎万民皆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