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舟摇了摇头:“不一定,这个得看反应堆设计成什么样,根据具体的需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第三个板块,则是反应堆的点火装置。由于我们采用的是惯性约束以及脉冲点火的技术路线,在加热途径上我个人更看好激光点火。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微波加热的可能性。”
“这一板块的研究非常重要,我希望能由李健纲院士和于建南院士两位来负责,并且分别从激光点火和微波点火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去研究。”
于建南老院士想了想,开口说道,“我没什么意见,不过激光点火装置占用的空间同样不小,你想把那玩意儿装到航天器上,恐怕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我知道,”陆舟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实验。”
“科工局那边给的预算很足,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有足够的经费,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
第597章 步子迈得太大了?
整个可控聚变电池的项目拆成了十三个子项目,涵盖了激光点火装置到发电机组等所有部件,共六家科研机构参与研究。
有着盘古聚变堆的成功案例放在前面,对于这个项目陆舟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不过在关于聚变电池的核燃料的讨论上,依然出现了分歧。
目瞪口呆的听着陆舟描述的那个疯狂的计划,盛宪富讶然地张了张嘴,过了好一会儿,才用难以置信的语气开口道。
“你确定要用氦三做燃料?氦三和氘的反应截面只有dt反应的数十分之一,点燃它的难度将是点燃dt混合燃料的数十倍不止!”
持有这个观点的不只是他一个人,核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王曾光院士也是点了点头。
“我也觉得直接上氦三可能不切实际了点,虽然按你说的是节省了堆芯的空间和成本,但事实上这部分成本不过是被转嫁到了激光点火或者微波点火装置等等其他部件上。”
和陆舟不是很熟的于建南院士倒是没有直接反对,只是隐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