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听到一个熟悉声音,陈景乐抬头,就看见堂婶刘玉珍拎着俩鸡笼从门外经过,看样子是刚从池塘边洗完笼具回来。
陈景乐笑着打招呼:“珍婶早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位堂婶是三叔公家的儿媳妇,在省城打工,别看个子小,然而性格爽利,待人热情,比他那个堂叔靠谱多了。
按理说这又不是逢年过节的,突然回来,难免让人诧异。
珍婶笑说:“昨天晚上到家,坐人家顺风车回来的。”
“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嗨,不是什么大事,我想着仔仔九月就要去上幼儿园了,准备带他跟妹妹去省城玩几天,过段时间再送回来。”
“那挺好,让小孩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对了景乐,我想拜托你个事。”
“额,什么事你说?”
珍婶难得扭捏:“妹妹过两年也有上幼儿园了,我想给她起个名字好上户口,问题是我跟你叔大字不识一个,家里就你文化水平最高,你帮忙想一个呗。”
“啊?”
陈景乐一听,顿时傻眼:“取名什么的,我没经验啊。”
这可真难倒他了。
堂婶连声道:“没事的,放心吧,你取的肯定比我跟你叔取的好听,大胆想就是了。”
“这、这不合适吧?”
陈景乐哭笑不得。
一般来说,都是由父辈或者长辈取名,他虽然年龄上跟堂妹差得有点多,可终究是同辈。
堂婶笑呵呵:“有什么不合适的呀,你是她大哥,帮忙取个名没人说什么的,她爷爷取的更难听,我就想要个好听的。”
陈景乐讪笑的同时,又有些意动。
帮人取名这事,确实新鲜。
小堂妹这会儿两岁多点,平时家里人都是“妹妹”“妹妹”地叫,他本以为堂叔家早就想好了名字,谁曾想居然还没正式起名。
堂婶见他犹豫,就知道有戏,就说慢慢想、不着急,然后拎着俩鸡笼回去了。徒留陈景乐在原地纠结。
自家妹妹从屋里出来,一脸怪异:“珍婶让你给妹妹取名?”
显然听到刚才的对话。
陈景乐尴尬:“你说这事怎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