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人小心大,他想变化世道,你就当是改变世界吧。那他就要去做事,每行一事,都要想那会带来什么改变、造成什么影响,见因而知果……”
也不知曼曼能听懂多少,她头点得就像小鸡啄米,不论是否听懂了,反正三境修为元神清明,都仔细记下了。
欢想实业的成立、新联盟的出现、克林区的打造,对其他人的影响且不提,迄今为止整个海神族是从中受益最大的,曼曼对此深有体会。
谁叫曼曼和小华走得最近呢,她没事就跑到杂货铺来帮忙做事,还经常听杨老头唠嗑。
第134章、心思
海神族现有千余名族人,妇孺很多而老弱却极少,乍听上去似乎挺好的,其实真相痛苦而残酷。
这一支族人是十二年前到达非索港的,在漫长艰难的迁徙过程中,老弱病残早就被淘汰了,所谓淘汰就是死亡。
他们来到非索港之后,日子过得依然很艰难,一度受到当地人的排挤,好在整个部族非常团结,还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海神帮,总算有了立足谋生之地。
提到当初受排挤这种事,本身就很讽刺。十五年前的那场大骚乱,几乎使非索港变成了一座空城,只有南部海滨地区受到影响不大。
如今大部分当地居民都是很后来迁入的,包括当初的逃亡者返回。那么多人都是外来者,谁排挤谁呢?
海神族人还全程参与了国际码头的修复与新建工程,对非索港的贡献很大。国际码头对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没有它,欢想实业如今的很多工程都只能是空想。
非索港当地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三十出头,定居在此的海神族人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扎辛的年纪也不大,还不到四十岁,却已被大家称为老族长了。
但不论怎么说,能在非索港定居,总比不断迁移时的情况有所改善,出生率终于渐渐超过了死亡率,人口也出现了增长,从刚来时的不足七百人到最近终于突破了一千。
从数字就知道,这个部族中至少也有三百多名不足十二岁的孩童,他们都是在非索港出生的。
在加入新联盟之前,海神族的也面临新的困境,国际码头的活计越来越少,需要养活的族人越来越多。而加入新联盟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大家亲身历证了仿佛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神族人先是接受雇佣,去开垦北索河流域的农庄,后来欢想实业的工程项目带动了国际码头的业务复苏,他们又回码头去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