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乃至智慧的出现,是宇宙演变中那“遁去的一”;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二所生出的三。
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是“反者道之动”。
诸子百家学说在分歧之外,有什么共同的精神内核吗?墨尚同、杨特红、柯孟朝为什么能坐在一个酒桌上吵架,学习两千多年后的见知,同时让华真行给他们做菜?
先秦“子学”尽管有各自不同的主张,但几乎都有共同的内核——
他们不先决“理念世界”,不先验“绝对精神”,不隔离感性与理性,而是将感性视为理性的源头,论证人类理性的诞生,就是感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他们看来,理性来源于感性,所谓“理念世界”与“绝对精神”也都是感性的派生,是“人”的妄境。(这只是我的总结,妄境也是我自己构建的概念,或偏颇谬误。)
妄境并非没有意义,它是感性的极致;理性是感性的反思,是破妄的过程。
他们进而指出,对欲望的理解、节制以及运用,就是欲望得以实现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家不同的主张,然后寻求实现的方法,对“怎样存在”做出解答。
他们在那个时代给出的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解题思路才是更重要的。
我一直很想专门做这方面的课题,但自觉学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只能先讲故事,比如这个华真行的故事,貌似正经的荒诞故事。
人人都有一个欢想世界。
第600章、还记得那个梦吗(下)
这是一个平静的日子,几里国与欢想国皆波澜不惊,民众们都很淡定。甚至有人听说消息后反倒很奇怪——难道我搞错了,欢想国怎么才成立,不是早就有了吗?
风自宾行事,保持了近几年来一如既往的低调风格,并没有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只是给全国人民放了三天假,发表了讲话和新闻公告。
欢想共和国,现有的国土面积十五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都是尚未开发的原野和荒漠,现有常住人口一百五十万,主要聚居在南部地区。
首府非索港,是欢想国目前唯一的城市,下辖天河镇、新田镇、高桥镇、罗湖镇、掩月镇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连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