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久啊,清楚这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吗?”岩崎龙之介开口问道。

岩崎横久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这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方式。

因此他缓缓说道:“我的认识是这样的……”

这是霓虹历代大人物中,一个真正的草根。

小学读完,就在家乡做个建筑工人。16岁闯东京,以“外来民工”的身份做着苦力的同时,坚持在晚上通过私立学校拿到了土木科的文凭。

3年后,这样一个只有19岁的人就敢单飞创业承揽工程。时年1937年,霓虹正式开始了那场影响深远的战争。

一转眼八年,“百废待兴”的霓虹给了他舞台。1947年霓虹根据和平宪法举行的第一次选举,他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竞选为老家新潟县的议员。

但是他一没有家族资源可以利用,不是门阀出身;二没有“战友资源”,利用不了那些“残党”;三只是小学毕业、夜校出身,没有像“东大系”这样的人脉。

他有的,只是商人出身的财力,还有身为草根对普通人的认识。

事实上,一开始的他,确实只是因为在筹措资金、和选民打成一片方面被党内大佬另眼相看,因此春风得意、步步高升。十年后,他成了霓虹历史上最年轻的内阁大臣。

担任邮政大臣,他敢于处分达到十分之一的工会成员,又能亲自给邮政系统全体员工写信说服工作,把握住了50年代末的时代潮流,一口气批准了数十个电视台、站,对霓虹电视产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担任大藏大臣,“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怎么领导天才云集的大藏省?”这样的质疑是舆论的主流。但他就是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用英文演讲,还苦学财政金融方面的知识,获得了“推土机式の计算机”的美誉,让大藏省那帮天才成为了他的信徒。

他甚至争取米国将在1972年归还冲绳。

他还撰写了《霓虹列岛改造论》,那本让陶知命也挺佩服眼光格局的书。

个人魅力、能力、精力、成绩,让他在53岁走到顶峰。

随后,在他的推动下霓虹和夏国建交了,石油危机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