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王教授哈哈大笑:“那就说定了,还是农村过年热闹。”

一路欢欢乐乐,很快就来到公社,把马车拴在兽医院的当院,扔给拉车的大马一个草口袋,叫它慢慢嚼着里面的谷草,剩下的人,就直奔供销社那边。

毕竟老老小小的,坐了半天马车,刘青山先叫大伙去供销社屋里暖和暖和。

供销社里,都快满员了,仿佛十里八村的人们,都汇聚在这里似的。

不论是布匹组还是鞋帽组,还是文化组,哪哪都是人挤人。

见此情景,王教授也颇有感触:“大伙手里都有了闲钱,购买力自然就上来了,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啊。”

刘青山也点点头:诚然,在这个阶段,大包干确实体现了他的优越性,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民的干劲儿。

“哥,买年画!”

小老四仰着小脸,用手指着悬挂在柜台上面的一排排年画。

做样品展示的年画都别在铁丝上,五颜六色,上面都有编号,挑选好了,到柜台上就直接报出编号,然后售货员就给你开票。

“年画咱们自己就卖,不用在这买的。”

刘青山也瞧了瞧,供销社的年画,还没他们进的丰富呢。

“三凤,要不买点五彩纸和大红纸吧,还要写对联扎灯笼呢。”

二姐刘银凤手巧,年年糊灯笼的活儿,都归她。

刘青山又摆摆手:“这些咱们也都有,连糊墙的报纸都有,不用在供销社买。”

“给二娘扯布,做新衣服。”

山杏从兜里掏出几块钱,小丫头,竟然没把钱全都放小猪储钱罐子里,还留着私房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