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

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倒腾君子兰的了,预留一百万建造博物馆,还剩下可支配的资金八十万。

第二方面,就是来自于野菜厂:收购加工山野菜,纯利润是十二万多一些。

主要还是出口羊肚菌和地皮菜这两样,先后入账将近二百万,去除借给酒厂大老李的四十万,当做药酒的本金,还剩一百五十万。

第三方面,则来自于和酒厂的合作,在广交会上,收入了六十多万,而且还是美金。

最后还有一笔小收入,就是从藤田正一那里搞来的十万美金。

剩下合作社的分红之类,主要都是交给母亲家用了。

刘青山说,老板叔噼里啪啦打着算盘子,越扒拉越是眉开眼笑:

“要是把外汇都换了的话,那就三百多万了,再加上咱们大伙刚才凑的,凑个整,就是四百万,哈哈,这些钱用来承包豆包山,肯定够用!”

老支书和张队长这回也彻底放心了,在刘青山的逐步引导下,他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靠山吃山的道理。

所以这次,才会集合全村的力量,也要承包山林。

原本还担心钱的问题,结果一下就凑出来四百万。

四百万块啊,这年头,拿出来真能把人砸死,就算是砸不死,也能把人用钱活埋喽。

高兴之余,村里的老三位,也惊叹于刘青山的赚钱能力:这不声不响的,就是百万富翁啦?

不过他们也只是替刘青山高兴,并没有丝毫的嫉妒。

因为他们知道,刘青山从来不吃独食,自己发家,并没有忘了乡亲们,万元村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支书经常读报纸,他觉得,刘青山就是报纸上说的那种“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然后先富带动后富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而更多的人,则是只做了一半,自己先富了,然后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