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小黄啊,你也来了。”王教授依旧乐呵呵地打着招呼。

黄老立马变成了小黄,这个反差实在有点大。

不过小黄还是满脸激动:“王教授,我看了你最近发表的那篇论文,就是人工培育木耳段,很有普及价值,我们所里还组织学习了呢。”

旁边的齐胜利,脸上的傲气也瞬间消失,感觉有点火辣辣的,他好像有点明白了:难道这就是刚才那个小丫头说的打脸吗?

王教授则笑着摆摆手:“主要还是夹皮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干咱们这行的,就是要注重实践。”

“对对对。”黄老连连点头,给小老四他们的感觉,就像他们这些小学生看到老师似的。

看到对方重新摆正了态度,刘青山也就在一旁解释:“黄老,俺们这是先密植,方便统一管理,浇水施肥都比较便利。”

“然后等到树木的胸径长到十公分左右的时候,再进行二次移栽定型。”

原来是这样啊,黄老觉得自己一开始有些莽撞了,人家不是不懂行,而是有新的尝试。

他低头沉思一阵,然后点点头:“虽然我还没经过实践验证,但是你这个法子应该是可行的,先期能够加快树木成长。”

“就是后期等到植株太大,移栽的成活率怎么保证?”

刘青山觉得这个老爷子还挺可爱的,对事不对人,一旦涉及到专业,还是挺专业的。

于是他笑道:“去年入冬,我们移栽了两株胸径三十公分以上的红豆杉,就在公社野菜厂门口,现在看来,好像是成活了。”

黄老又皱皱眉:“会不会是假活呢,树木都有这个特性,就算锯下来的木头段,也会发芽长叶的。”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不过刘青山有信心,于是笑道:“那就用时间来证明吧。”

“好,小伙子,等到秋天的时候,我再过来看看,要是真能移栽成活的话,那你的这个方法,就可以在我们寒带地区推广。”

黄老显得兴致勃勃,甚至脸上都有点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