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帅是真急了,蛮横地吼着:“要不是你天天把弟兄们弟兄们的挂在嘴边,野猪敢这么猖狂!”
这话搞得大伙有点哭笑不得,想笑,可是这场合又实在笑不出来。
“算了算了,先别吵吵,咱们还是组织人,晚上看青吧。”
老支书最后定下章程,他也知道,野猪肯定不能随便打的。
所谓的看青,还是从生产队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呢。
就是每到快要秋收的时候,为了防止庄稼被野牲口祸害,生产队就专门派人在晚上守夜,看护还没成熟的庄稼,这个就叫看青。
老支书开了口,于是就这么定下来,把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都编成组,反正也就十天半个月的,等收完庄稼就省心了。
野猪都是从山上那边下来的,所以重点就是屯子北面这一个方向。
每天晚上安排两组,每组四个人,上半夜俩人,下半夜换另外俩人,还能对付半宿觉儿。
每组都配备两杆大洋炮,当然了,黑灯瞎火的,放枪的时候,必须朝天上放,把野牲口惊走,就算完事。
定下章程,老支书就安排人手,怎么也得搭两个窝棚,晚上能对付躺下睡觉。
窝棚这玩意,在农村非常常见,比如瓜地里,通常都会有个小窝棚。
搭起来也非常简单:用木头杆子,搭成人字形,中间再横上一根,前后两面是三角形,两个侧面是长方形的,周围都苫上草,就算完工。
因为形状像一匹趴着的马,所以也叫“马架子”。
在这边,许多地名里面,都带着“马架子”,像什么张家马架子,大马架子等等。
都是在闯关东的时候,人们来到这片黑土地,开始来不及盖房子,就搭个马架子,先对付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