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青山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他比较倾向于京大青鸟这个名字。
青鸟这种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就像李商隐在诗里面写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信使这个形象和含义,与手机的功能比较吻合。
至于后来还有的那个京大青鸟,那刘青山就不管了,先到先得。
剩下的就是公司先期的筹备工作,刘青山手头无人,只能交给原来的班主任何婉清了。
何婉清本身也是京大的教师,工作关系从学校转到名义上的校办公司,也没什么障碍。
而且受到高凌风的影响,何婉清也希望能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最关键的是,何婉清值得信任。
在她的家庭即将分崩离析之际,是刘青山出手援助,帮助高凌风在港岛成功手术。
这份情义,牢不可破。
公司草创,千头万绪,技术层面的东西且不说,单是日常杂务,就够人忙活的了。
像是寻找办公场所,采购办公用品,寻找合适的人才,联系有意向合作的工厂企业等等,足以叫人晕头转向。
刘青山担心何婉清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图书馆的同事李姐帮忙。
不要小看一位中年妇女的能量,做这些跑腿学舌之类常务方面的事情,最是合适不过。
接到这个工作之后,李姐干劲十足,又推荐了图书馆的同事小王和小赵两个男青年。
图书馆的工作,虽然清闲,可是太清闲了,也闲得慌不是,尤其是想做点事情的年轻人,真不适合在图书馆这种地方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