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页

这一点,老支书他们也不担心:实在不成的话,就全都出口好了,夹皮沟已经在国外打响品牌。

有兜底的,还怕啥呀?

刘青山成立这个山货店,也没指望卖多少货,就是先在国内打响品牌,顺便在大城市里,先占点好地盘。

这也算是刘青山帮着合作社投资,现在存钱是最亏的。

大伙边吃边喝边聊,气氛倒是融洽。

女同志那桌,吃得比较快,吃饱之后,就张罗着回山货店摆货。

刘青山还不忘吆喝一声:“大伙都好好干,等以后在别的大城市开分店,就把你们都派出去当店长。”

姑娘们叽叽喳喳地离开,能来首都这样的大城市,估计够她们兴奋几天的了。

刘青山他们也吃饱喝足之后,又溜达回山货店,不少物品都已经摆上货架,终于感觉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

整个商店,分割出来十几个区域,出售不同种类的山货。

一进店门,最惹人注目的,是悬挂在墙上的三个盒子,盒子正面是玻璃的,可以清楚看到里面的三株老山参。

根须细密,每一根都仔细地分散开,然后固定在盒底,最长的根须能有二尺多。

老山参顶端的葫芦头,斑斑驳驳,满是一道道的褶皱。

这个其实就相当于树木的年轮,可以用来判定年份的。

看看下面的标签,中间那株老山参,已经超过百年,旁边的两株,也都在五六十年之间。

老周凑到跟前,仔细瞧瞧那株百年老山参的标签,掰着手指头数数上面那一串零,然后忍不住失声惊呼:

“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