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注意保护好那些红豆杉,不要破坏叶枝,免得影响树木生长。
这项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可能每一年都要采集一次。
最后就是宣布一下中午在木刻楞这边吃午饭,还有一些人要下到温泉谷那边,就在山谷下面起火烧饭。
反正都是现成的干粮,主要就是熬点汤,炒点菜。
各村的负责人,很快就分好队伍,基本上都是五六个人一组,一半人上树采集种子,一半人在树下接应,累了就轮班。
另外还有专门的运输队,把采下来的红豆杉种子,用背篓背到山下,然后用四轮子或者大卡车,直接运到野菜厂进行烘干。
刘青山看到人群之中,还有不少妇女,一个个的,背篓里面也都装着脚叉子,看样子也是准备上树的。
这个在当地也挺正常,以前上树打松塔啥的,妇女也都是把好手。
所以当地才有这样的俗语:姑娘叼个大烟袋,老太上树比猴快。
山上的红豆杉,以前都排查过,所以像是张大帅等村民,都能把位置记个大概,知道哪边有。
于是纷纷充当向导,几百人的队伍,看着人不少,散在林子里,就跟大海里掉雨点似的。
刘青山这支队伍最为庞大,足有一百人左右,他们在哑巴爷爷的带领下,前往温泉谷。
从断魂崖下到山谷里面,这里一年都罕有人迹,所以也没有路径,到处都是草木狼林的,枯黄的荒草基本都是半人多高。
一路上,哑巴爷爷不时就会啊啊啊地吼上几嗓子,他那特殊的声调,久久在林子里回荡。
等钻进林子,地面这才没了那么多的荒草,好走了许多。
“元蘑!”
“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