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页

恭王府就在北二环内,距离琉璃厂这边不远,基本上就是中间隔着一座故宫。

王府占地面积不小,大约六万平米,是首都里面最大的一座王府。

车子顺着柳荫街前行,这边刘青山并不陌生,武老爷子他们大都住在这条街上。

等望见王府层层叠叠的四合院,刘青山就有点发蒙:这跟后来看到的根本就不一样啊?

迎面竟然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华夏音乐学院几个大字。

“哥,咱们走错了吧?”小老四也瞧出不对劲,那边还一个音乐学院附中呢,操场上有一群小子打篮球。

也有一些挎着小篮子的老人,慢悠悠地往里面溜达,显然是早上遛弯买菜回来。

证明这里面是住着居民的,啧啧,厉害啦,住王府里面。

这都不算啥,刘青山还看到穿着劳动布服的工人,拎着铝饭盒,慢悠悠地溜达进去,很显然,这里面还有工厂。

甚至还有一队武警,喊着整齐的口令,在进行跑步,看看牌子,是公安部下属的单位。

老帽儿多少还是熟知一些掌故的,给大家解释说:“鬼子六那时候,因为他亲近养人,所有经常有洋人传教士之类的,来恭王府做客。”

“等到解放后,政府怀疑这里潜伏敌特,所以就派驻军队,一直到现在。”

刘青山瞧着眼前乱糟糟的王府,也感觉有点头疼:要是重新修建的话,搬迁清退工作,估计不大容易。

你叫人家搬家,都是政府前些年安排的,总不能直接把人撵走吧。

无论是工厂学校,还是普通的居民,都得妥善安置,起码要重新找地方,该盖工厂的盖工厂,该建学校的建学校,这花费可就大了,没准比重修王府的钱都多。

和那二爷他们约定会面的地点是后花园,于是开车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