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热情地邀请刘青山一行人进屋,当然了,刘青山带来的礼物,更令她感觉到高兴。
屋子里的陈设也挺简单的,一台老旧的电视,沙发也有些年头。
不过看得出来,女主人是个勤快的人,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不大一会,陆陆续续的,就有不少人开始涌进格罗莫夫家里。
他们都是厂子里的工人,有男工,还有不少女工。
没错,在苏联时期,车间里的女工并不少见,干活比那些就知道喝大酒的爷们强多了。
他们都是听说厂子要被卖掉,来打听消息的。
一位颇有些威望的老工人,突然大吼一声:“工厂是我们大家的,不能卖!”
这话倒是没错,工人们手里,都有大量的债券,这些债券就是根据厂子的资产核算之后,分发给工人的。
“马卡里奇师傅,刘是我的朋友,他承诺,原来的工人,只要自己愿意,可以继续回工厂上班。”
格罗莫夫连忙出面进行解释,他熟悉这些工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一样的想法:只要有工作,能不饿肚子就成,要求真的一点都不高。
“真的?”那位老工人狐疑地望着刘青山。
刘青山笑着点点头:“而且我们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技工到华夏那边去工作,别的不敢说,每天晚上,肯定能喝到白酒。”
这句话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刘青山也不是忽悠,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的,有数百名苏联专家,被他介绍到华夏那边去工作。
和毛子这边吃不上喝不上的生活相比,简直不要太幸福。
喀秋莎和那些女工,说起这件事,还提到了几个名字,都是从共青城招聘过去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