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华英街,当某县高官抵达一个街边建筑后,里面坐着的一个西装男快速起身,笑着迎了上来,“领导,我姓许,许广志,领导叫我老许就行,我这次来,是有要事想求助……”

伴随许广志的话,县高官倒是热情道,“许同志,不用那么见外,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事你尽管开口……”

不要觉得这位说话太直白,即便去年没有直接南下,可上面一直都是拿港岛当自己人看的。

1902年港岛大旱,全港普通市民每天被限制,只有一小时取水时间,29年又是大旱,四级限水提升到了七级,街头公共水龙头都不供水了,居民用水全是去水站……以万计民众逃回内地避没水喝的灾难。

到了未来的1962年,全港小民更是四天供一次水。

一家几口四天才有机会去取一次水,不管是饮水喝水还是洗澡,都是这样。

港府的缺水问题,是有史以来就是如此,内地向港岛供水,更是最高层大佬亲自指挥,下这个决心和行动力的。

50年代,不算这次赵学延派人来内地求水,也多的是各种商业大佬,资本家,想北上求水,架不住港府那些鬼佬觉得,若是被内地卡住水吼,不利于他们统治,所以,内地其实一直愿意向港岛同胞供水,是港府鬼佬们不让。

这种背景下,即便是49年底的港人北上,开口有事求助,县高官当你是自己人,一家人,开口就表示能帮就帮,是基操。

太常见了。

在这话下,许广志这才欣喜道,“是这样的,我这次是替一位赵总,想向内地寻求工业用水上的支持,赵总打算先期投资几百万港币,在新界一带开设各种现代化制衣服装、方便面、饼干、面包等等流水线工厂。”

“但领导您也知道,港岛别说工业用水,居民饮用水都经常供应不起,这就来北上求水。”

“那位赵总的工厂就在新界,我们也不会让领导白忙,可以用淡水,换取服饰、食物等物资。”

这话下,县高官眼神一动,好奇道,“现代化流水线工厂?”

许广志连连点头,“对,虽然工厂还没办起来,但赵总已经托我带来了一些未来打算制造的工业成品,这里是一些夏装、冬装男女成衣,还有方便面、饼干、巧克力等等。”

说话中,示意跟他一起来的两个青年打开两个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