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功勋里,紧跟着于国士篇章的就是复员子弟兵张富清啊,复员后去了来凤当粮管所主任……那讲的就是战斗英雄,各种勋章拿到存箱子的英雄,在复员后如何为了建设新华夏而努力奋斗的一生。

来凤,恩·施八县,来凤就是其一,脚踏三省,出了名的最穷最偏远,条件最艰苦,比如来凤之下的三湖乡,出了名的穷地方,直到张富清在1959调到三湖当区长,还是不通电、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

一个乡都不通电,当然不是国家看不到这里,要是看不到,也就不会把张富清这样的英雄和复员后的实干家调过来了,而是山太多了,山路……

50年代末60年代初想要在群山大川之中修公路,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离谱和夸张。

别看早向上几十年,阿妹家的铁路就修的四通八达了,但阿妹家修铁路,那是奴役了多少华工的尸骨?哪一里西部大开发的铁路下,没有华工的尸骨在埋葬?

普通修铁路难度超大。

想要在各种山旮旯里,群山之中修公路、铁路?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支持,那是想修都修不动。

低山以及挡水的平坝区就占了全县近80的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河流有二三十条,看起来水资源丰富,实际上是旱季旱死、水季涝死,若没有足够的水利工程调节,那生存环境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这么说吧,直到2019,来凤才摘了贫困县的头衔,也是21世纪10年代后期,全县才二三十万人。

山海情故事里的海吉,在自然条件和优势上,都比来凤好。

来凤也算是张富清奋斗了后半辈子的大本营了。

那里能发展到后世的模样,就是依托了国家支持和张富清等一个个砖瓦,在发光建设。

所以赵学延真没想到,伍千里复员,竟然也这么巧的跑去了来凤?功勋故事里张富清1954年也就是明年复员去来凤,上面也是给他三个选择,一个是留在湘省省会进工厂或机关,第二个是留在汉中,第三个才是服从分配。

这么一比较,伍千里这个服从分配,牺牲更大啊。

湘省省会进工厂或机关,肯定没有伍千里这京城的留任选择好。

不过,等明年老张也去了来凤,估计见了伍千里这个领导也会很有共同话题的,张富清是48年参军,53年调去半岛继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