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他们所有人都一排排一列列地跪坐在蒲垫上,一人一杯茶,一碟点心,外带笔墨纸砚。
七八个文书,站在前方,手里拿着书册,开始诵读郑侯爷的“生平事迹”。
一开始,
这些专业和业余以及刚从业的说书先生们还有些懵,
但很快,
他们就意识到了什么,
开始奋笔疾书记录。
这个年代,会耍嘴皮子的,能在江湖上混一口饭吃的,就没脑子不灵光的。
而且,这些人多半是识字儿的。
说书先生不识字,怎么去看本子?
白事先生不识字,怎么帮人写挽联?
没人知道的是,
一道帘子之后,
郑侯爷坐在太师椅上,正在喝着茶。
舆论宣传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