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在另一边的真皮沙发上,正在看报纸的老孟同志突然插嘴道:“这钱还真有!”

嗯哼?

母子二人动作一致,纷纷将视线投向正在沙发上看报的老孟同志。

“我可没开玩笑!”

老孟将报纸折好放回收纳架,揉了揉鼻梁说道:“悠悠球现在卖得很火,工厂这边日夜不休地进行生产,目前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了三百万!哪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按批发价出售给经销商,咱们工厂这边的账面流动资金就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怎么会有这么多!”李淑芬惊疑道。

悠悠球她知道,据说是老公跟儿子鼓捣出来的新玩具,还卖得挺火的。

但说到底李淑芬并没有参与工厂管理经营,对实际销售情况并不了解。

孟明辉笑道:“咱们这个悠悠球做的是独家生意,又没有版权方进行销售抽成,那利润率可不低!经过厂里几个老师傅严格把控生产环节,成本完全可以控制在五块钱以内。”

五块钱以内?!

惊了!

一个最低售价五十块的悠悠球,成本若是控制在五块钱以内,也没有版权方抽成,那利润回报得有多高啊?

孟明辉拿着一台计算器给娘俩粗略做了一份统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悠悠球从开售至今,刨除成本、工资、税收等部分支出,工厂净利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325万元!

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受限于工厂注塑机的数量及产能,鹏达玩具厂即使做的是独家生意,一开始也没办法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