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页

蜘蛛机器人的支架结构,用的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外壳用上了一层钛铬碳化钽硬质合金装甲板。

关机驱动部件装上伺服系统和减速器,导线用石墨烯材料,电池组用的是石墨烯电池组。

在蜘蛛机器人的头部,还需要探测器。

陆离又把避难所科技中的“视频探测雷达”、“红外探测雷达”和“石墨烯毫米波扫描雷达”拿了出来。

控制系统上,陆离淘汰了避难所科技中的石墨烯芯片,换上了自己研究出来的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除了基因编码信息之外,任何电磁信号都无法干扰基因芯片的数据处理。

这些雷达技术,都远远超出了现实中的技术。雷达的零部件,陆离又不得不自己亲手来做。

好在现在的加工技术,全都是自动化加工,3d打印技术也能广泛应用。做这些零部件也不算太难。

在基地实验室里忙活了一个多星期,陆离终于把这件“大玩具”做出来了。

这是一只巨大的蜘蛛。

八条长度超过一米五的蜘蛛腿,支撑着一米左右的蜘蛛本体,前方头部位置,露出一对锋利的螯肢口器,可以像剪刀一般开合剪切。

尾部的腹仓是空着的,里面可以装载所需的弹药。

至于攻击武器……陆离没安装。如果军方觉得有需要,可以自行安装各种机枪,甚至是单兵导弹。

拿出一台笔记本,装上控制程程序。陆离一敲回车键,“滴”的一声,蜘蛛机器人启动。

两颗复眼转动着,扫描四周的环境。高性能基因芯片,瞬间收录了复眼扫描而来的数据。

陆离把手指放在电脑的方向键上,按动方向键,蜘蛛机器人瞬间动了起来。

八条蜘蛛腿迅速移动,脚尖贴地,软性材质消去了碰撞声,蜘蛛机器人的移动变得轻盈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