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空气不流通,旁边的同事苦着脸和楚苓小声抱怨:“好臭。”
“习惯就好。”楚苓回以一个微笑,岿然不动。
等所有的送审材料打印完毕,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因为材料太多太繁杂,一般他们都是用拉杆箱来装材料的。
今年的生意似乎特别好做,证监会的一楼大厅全是拖着好几个拉杆箱的各家券商。
她入行六年,跟过九个项目,其中三个项目被否,六个项目成功上市,想想也还算圆满。
陈川过来的时候楚苓她们刚把材料交完,他笑着说:“速度挺快的呀。”
陈川在香港呆了一个星期,刚刚才下飞机,还没来得及回家,就直接打车到了这里。
楚苓看着他,笑了笑,说:“先回公司吧,还有工作要交接。”
办公室里,陈川一边看材料一边说:“我现在手头上还有两个项目,一个重组、一个再融资,老陆还让我当现场负责人呢。”
楚苓安慰他:“能者多劳。”
陈川看着楚苓整理出来的一摞材料,问她:“真不干这行了?”
“怎么?”楚苓看他一眼,笑起来,“不相信啊?”
“我一开始还以为你要自立门户呢,在这里干到顶也不过就这样。”
“我和老陆说要辞职的时候,他也这么以为来着。”
陈川坐直了身子,“不过早点撤也好,这里压力大又累,再过两年攒够了钱我也不干了,以后就赚项目签字费。”
“想得美,”楚苓笑道,“咱们公司都还有一队的准保代等着签字呢,轮得到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