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出没在很多电视剧里,面熟,但就是不红。
可在此之后,他接《燕京遇上西雅图》虽然才600万,但对外报价是1000万一部电影了,如果这部《燕京遇上西雅图》再红起来,他还会更贵!
这就是资源。
别看这个圈子那么大,那么多人在这个行当里讨饭吃,外面看起来五光十色、灯红酒绿,但每年的好剧、好电影、好资源,其实就那么一点儿,谁上谁就红了!
只能说……唉!
还是那句话,要不是为了红,要不是为了拿到更好的资源,要不是为了能多赚钱,谁又愿意低声下气神态夸张地去拍别人的马屁呢?
天下熙熙,天下攘攘。
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
“……其实我只是这部片子的编剧,片场拍摄我没干涉过,都是徐导带着拍的,这个我不能揽功,大家觉得片子好看,就请把掌声送给咱们的徐精卫徐导!还有剧组的那么多幕后工作人员,当然,还有演员们,很出彩的表演。”
“……嗯,嗯,谢谢你的问题,呃,票房的话……看你们大家捧不捧了呗!反正在我来看,这部片子的完成度非常高,很好看,你要让我给出一个票房预期的话,我预期……应该能过五亿吧?当然,我希望更高!”
“嗯,嗯,是,嗯……呵呵,《功夫》虽然四十多亿了,但大家的风格不一样啊,那个是喜剧,这个归根到底是爱情电影!电影风格也好,受众群体也好,都不完全一致。不过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多捧场,多支持!”
“……呃,这位朋友,导演在这儿呢!大家应该多找导演提问……”
采访和互动的环节,彭向明作为制片人兼编剧,也上了舞台,结果他一上去,基本上就没别人什么事儿了,大家抓住机会就想问他,导演徐精卫和秦园、戴小菲等演员们在台上,纷纷都沦为了陪衬。
不过还好,他的确最红,而且他“编剧、投资、制片、剪辑了这部电影”,本就是整部电影事先就定好的最重要的宣传策略之一。
他多参与进来,对拉升票房,当然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