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们入朝观政是通过了,但怎么观,如何观,这事还没议出来呢。
有人说把皇子们下派地方,这样才能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有人说授予官职,让皇子们深入六部,有人说哪儿出了贪腐案子,让皇子们去彻查,还有人说哪儿受灾了,让皇子们去赈灾,也有人说哪儿哪儿又不平静,让皇子带兵去平乱……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这完全跟晋王秦王等人当初所想的不一样。
按照他们所想,应该也像魏王那样身居高职,不但事少还离家近。自打魏王到枢密院把公务理顺了以后,他就按时点卯坐堂,按时去上早朝,到点就回家,反正在晋王之流的眼中,悠哉得不得了。
现在轮到他们了,叫他们去深入民间?去赈灾?去平乱?
他们心中极为不愿,可投靠他们的文臣却告知他们,能是如今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确实不容易,吵了几个月才通过。
万事开头难,先把入朝的事定下,以后高位还不是垂手可得?
人家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于是晋王被派往扬州,查当地一桩豪商勾结地方官做下的,集灭门、贪腐为一体的大案。秦王被派去了河南,黄河又在河南决堤了,虽因不是汛期,灾情并不大,但除了赈灾以外,还要在汛期来临之前,把决堤的地方补起来,这个难度有点大。
赵王被派去云南,南蛮极边之地的交趾和寮国一直内乱不休,云南当地有土司与对方有所勾连。其实也就是土司受命于朝廷,在其中拉一个打一个,打这个扶那个,务必让对方陷入内乱,无暇再侵扰边境。
谁知不小心玩脱了,不光被人屠了个土寨,这土司也被人杀了。
从明面上这土司也是大梁的官员,朝廷自然要去替其做主,明面上说法是扬我大梁之威。这任务在吴丞相各种作用下,被分派给了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