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哥今天没得说,救了我们钱号一命。”陈恪正色道:“敝号自有厚报!”
“呵呵,自家兄弟,别客气……”张捕头心花怒放,嘴上还要假假道。
“不过你不用担心,今天储户闹得厉害,其实是虚火。”陈恪笑道:“他们让钱烧得脑子不清醒了,被人一挑唆一个准。”说着轻叹一声道:“说起来,也是我的失误,一千七百本存折,太少,一万七千本,还差不多。”
“怎么讲?”
“咱们宋朝人不分家,开国一户,现在还是一户。可开国的一户不过十几口人,到了现在,却繁衍成十来家、二三百口。一帮子叔伯兄弟,各自有自己的小家庭,在官府的户口册上,却仍是一户人。”陈恪无奈的摇头道:“可终究已经不是一家人,各有各的日子。我们把钱给了族长,看似省了事,实际上是找麻烦。那么多钱,人人都想占一份,谁肯都放在公中?”
“店里店外那么多人,都嚷嚷着把钱提回去。”陈恪叹口气道:“不就是想回去分了了事么?”
“确实有这层原因。”张捕头点头道:“看来当时图省事,竟给现在惹麻烦了。”
“也不对,其实他们争也好。”陈恪朗声笑道:“我们无非就是多出几个存折么!”
“三郎有信心过去这关?”张捕头笑笑道:“我得回去跟老龙图交差。”
“没问题。”陈恪长身而起,望着外面人头攒动道:“看我再把他们扳回来。”
第二四三章 熬过寒冬
汴京钱号干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营生。所以现在的乱象,实属意料之中。
陈恪预想的局面,要比现在麻烦十倍,准备的手段,也是针对十倍麻烦的,遇到这点问题,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当天下午,他便派出了越来越精干的经济队伍,去挨家挨户的做工作……道理还是那些,掰开揉碎了说,才能印入他们的脑子里。
包括拆迁款分割的问题,钱号也保证,只要储户内部达成了协议,随时可以在柜台上,把一份大额存单,拆分成若干小额的,哪怕每人一个户头,都不成问题。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避免了钱号,被拆迁户内部的利益纠纷伤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