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赵卞说得在理,确实得适可而止了……逃人的命运,从不是大人物们所关心的。
※※※
既然宋人原则同意这五条,那就进入大家都期盼已久的成文阶段——草拟誓书。按说这时候,没什么好吵的了吧,至少宋人是怎么认为。
谁知草拟誓书的时候,辽人又出幺蛾子了,竟然要将辽国皇帝对宋朝皇帝的称呼,由‘皇叔’改为‘皇兄’……
宋使们都被气乐了,这辽国人也太可爱了,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乃是平辈。”李俨在那边,表情怪异的振振有词道:“若我国皇帝称你家皇帝为‘叔’,则成了叔侄之国,我大辽岂不比南朝矮一辈?这怎么使得?”
“既然约为兄弟之国,那两国永远都是兄弟之国,不受任何因素影响。至于这两国皇帝间的称呼。”赵卞苦苦笑道:“乃祖辈上排下来的辈分。贵国先帝兴宗皇帝,称呼我当今大宋官家为兄,现在贵国皇帝,乃是兴宗之子,若也想称呼我官家为兄,这父子岂不成了同辈?为人子者,怎能有这种想法呢?”
“何况,以你家皇帝的年龄,称呼我家官家一声皇叔,难道不应该么?”赵宗绩补充道。
赵卞这话,说得无法反驳,萧峰和李偐沉默片刻,前者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但这是我家皇帝的死命令,他说了,两国君主应当是平等的,将来若你家皇帝的孙子登基,他绝不占便宜。”
这是什么话呀!合着你能熬我们三代皇帝?赵宗绩怒了,拍案道:“这是在咒我们官家么?”
“不是……”萧峰摇摇头,顿一下道:“但是,我们陛下,需要这个名份。”顿一下,他揭开老底道:“实话实说吧,这次为何找你南朝麻烦,起因就是我家陛下看到国书上,称呼你家官家为叔,心里不痛快所致的。所以,不给这个名分,我们是不会罢休的。”
萧峰说这话时,一个二逼青年的形象,便活灵活现的浮现在宋使眼中,实在想不到,辽国皇帝竟然如此奇葩。什么是名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承之本,就是名份!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名分问题上,向来容不得丝毫马虎!如果错了,就是大逆不道,举世唾骂的罪人!
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赵宗绩哪里敢含糊,赵宗绩极力压抑着愤怒,用正规的外交词令来回答:“我大宋比辽国更讲名分,辈分就是一种名分!当年,我大宋官家,也曾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我们官家严守名分,称呼贵国圣宗皇帝为叔,怎么轮到你家皇帝该称我官家为叔时,就要乱辈分,坏名分呢?”
他还在讲道理,辽国人却露出了无赖嘴脸:“五十万贯的增币,我大辽都慷慨免了,贵国还在乎一个小小的称呼?况且,又不是要你家皇帝,称呼我家陛下为叔,只是平辈相称,有什么不可以?”
“你们北朝觉着是小事,但我们大宋把名分看得比天还重!宁教身死,不教名灭!”赵宗绩断然道:“此事绝无商量的可能!贵国不要再提了!”他再也没有了退路,要是他答应了,那就是对官家的侮辱!对大宋的侮辱!对整个民族的污辱!
“那么就没法谈了。”萧峰叹气道:“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