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要不,将这些朝鲜人驱逐出去,百姓们不愿意看到他们与民争食,我民务衙门也不愿意每年拿出那么多的粮食养着他们!”董千秋提议道,在他看来,这是最不伤天和的办法了,大人宅心仁厚,但是那也不能当冤大头啊。

“不妥,长渊也不会接受这些人的,话又说回来,没准过了些时日,这长渊也成为我们,到时候又要送走他们一次,岂不是麻烦之极!”余风摇摇头,否决了他的建议,自己驱逐这些朝鲜人,无疑是将自己在这边开疆拓土的心思表露无遗,这事情传出去之后,再迟钝的朝鲜朝廷,也不会不作出反应,自己没必要给自己惹上这么一身骚。

自治?对,朝人治朝!余风猛地响起后世那位伟人的创举来,一国两制!在自己领地里如果施行“一地两制”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单独开辟几个封闭区,将这些朝鲜人迁移进去,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将他们和自己领地其他的汉人分离开来,这样的话,虽然剥夺了他们一点点的自由,但是,基本上,就没有产生摩擦的可能性了,而新城与他们这些朝鲜人的交涉,通过他们的头面人物进行就可以了,再也不用耗费精力,为某一家,某一户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折腾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安置了他们,可以为自己换的一个好的名声,给他们土地,他们自然就饿不死自己,如果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活,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争取了,这样的措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不会有人来指责余风的不是。

“就这样办!”余风下定了决心:“董理事,这个事情,我有个想法……”

第二百一十五章 春游诉衷情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当身着棉甲的士卒们,发现在操练之后,再套上一身厚重的棉甲,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寒冷的冬天已经消失了,而生机盎然的春风,已经吹拂到了他们的脸上,是那么的令人舒爽,那么的沁人心脾。

热火朝天的春耕已经开始了,从新城走出去,四处的田野上,处处都是可以看见忙碌的人群的欢声笑语,他们播撒着种子,播种着希望,没有人怀疑,只要他们付出了足够的勤劳汗水,他们脚下的土地将会给他们何等的回报。

“回去吧,雪娘!”余风揽着赵雪娘的肩膀,温柔的说道:“天气峭寒,就算你身子骨受得了,越儿也受不了啊!”

赵雪娘的身子已经很是明显了,昔日窈窕的身材被如今鼓鼓的腹部取代,但是在余风的眼里,这个时候的这个小女人,才是她这辈子最美丽的时刻,在她的脸上,洋溢的神色中,更多了一份母亲的风采和骄傲。

雪娘要到城外来看看,说是气闷的很,余风开始是不答应,如今的天气,可是很容易着凉,而雪娘又快足月了,这个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身子染了风寒,那他可就哭死也没有地方去买后悔药去了。

但是,一向温顺得像一只小白兔的赵雪娘,这一次却是执拗得很,无论余风怎么劝说,也不肯打消这个念头,最后,余风只得退而求其次,去城外看看风景可以,但是,必须坐在马车里,而身边更是无时无刻都必须有人。这也许有一点点冒险,但是谁叫余风好歹也是知道一些孕妇知识的,他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不知道在什么电视节目里听到过,让孕妇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对于孕妇和胎儿,都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马车缓缓的朝前行着,雪娘似乎一点想回去的意思都没有,这也难怪,自从她怀孕了,就一直被严密看护在府中,被呵护的程度,简直是夸张到了极点,余风甚至下令,将府中所有的门槛都给砍掉了,就是怕她有身子不方便,不小心摔了一跤。在这种情况下,雪娘在府中呆了几个月,就足足憋屈了几个月,像眼下这样来到广阔的田地,吹着和煦的春风,看弄人劳作,心旷神怡,这还是这几个月来的第一回,她自然是一时半刻舍不得回去了。

“再一个时辰,相公,好不好!就一个时辰。”雪娘一脸可怜巴巴的望着他的相公,孩子马上就要生了,等到孩子生了,马上就要在密不透风的房子里坐月子,下次再想这么自由自在的出来,那可就是两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你要是喜欢,在咱们府了,我叫人给你也开一块地,像在灵山那样,你想种啥就种啥好不好!”余风看到她的样子,心里柔情大起,想起雪娘一直抱怨没有事情做,而对这田野之事又如此感兴趣,不禁轻声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