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日纲有些不满,说道:“既如此,道长怎么不找石达开。”
李振继续道:“其实,石达开虽然厉害,却没有明主的格局。一个明主,要的并不是对于兵法有多精通,而是要知人善任。昔年,汉高祖刘邦不过是一个泼皮无赖,但是却成为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相比于刘邦,张良谋略无双,韩信兵法绝世无双,萧何定国安邦,这些人都是惊采绝艳的人才。但是,这些人都成了刘邦的臣子,为何?因为刘邦会用人,能听得进谏言。”
秦日纲眼珠子一亮,心里面一下飘飘然,好似身在远端。脚踩在地上,秦日纲都好似踩在云团上,非常的舒坦。
李振的话,像是熨斗在秦日纲心中熨烫了一遍,无比的舒坦。
秦日纲心中欢喜,却是没有表露心迹,只是顺着李振的话,说道:“道长,你的意思石达开虽然精于行兵布阵,却只是一个当臣子的命,只能被驱使,难以成为一国之主。”
李振笑吟吟的说道:“燕王明鉴,石达开的确是这样的。”
秦日纲心中渐渐的认可了李振,心思一转,忽然担心的说道:“道长啊,你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但是你也说了,你的师门让山中子弟出山寻找明主,岂不是还有你们的师兄弟寻人,恐怕东王、翼王、北王等人也会有龙虎山的道士帮助啊!”
“自然是!”
李振想都不想,直接说道。
秦日纲闻言,心情又紧绷了起来。这时候的秦日纲,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神经,恨不得直接挖开眼前道士的脑袋,看个究竟。
李振笑说道:“王爷请放心,我的师兄弟们还在观望中,并没有确定好人选。甚至有的师兄看好的人并不是天朝的人,还有清朝的官员。比如说,最近刚刚崭露头角的曾国藩,还有上海的李振,这些人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至于我的选择,则是最精准的,因为这是掌教给我的建议,他老人家可是得到了上仙托梦的。”
这一刻,李振觉得自己就像是神棍。
忽悠,使劲儿的忽悠。
说到这里,李振声音陡然拔高,一下激动了起来,朗声说道:“相比于东王、北王、翼王等人,燕王却是礼贤下士,有着不一样的心胸。燕王能听得进忠言逆耳,能听得进谏言,才能拥有王者之姿。王爷如此,贫道才会主动前来拜见。”
秦日纲闻言,却是相信了。
原因无他,因为秦日纲心中有欲望,有着对于权力的渴望。秦日纲心中对于李振这个道士的话是半信半疑的,却愿意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