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站了出来。
此人器宇轩昂,剑眉入鬓,眼似晨星,鼻梁高挺,嘴唇微薄,端的是一表人才,站在大殿中便又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这人便是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
奕訢和桂良是一条船上的人,而且奕訢也支持改革,反对道:“肃顺大人,当今之世,洋人猖獗,已经到了不变革不足以保住祖宗基业的地步。你看看那些没有变革的地方将领,遇到洋人就狼狈逃窜,反观李振却是连连挫败洋人,为我大清争光。”
顿了顿,奕訢又说道:“皇上用人有方,发现了李振这样的良才美质,需要的是重用,不是责罚。想当初,李振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参将,皇上不拘一格提拔,任命李振为上海道台,并且兼任江海关总督,才有了李振展现才华的机会。”
咸丰闻言,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一力提拔李振,是咸丰心中最得意的事情。
肃顺眼珠子一转,朝旁边眼神示意了一下,杜翰又站了出来。这杜翰是咸丰的老师杜受田的儿子,受到咸丰的重用。杜翰坚定的站在肃顺一边,请求咸丰惩处李振。
旋即,载垣和端华又站了出来。
载垣和端华都是大清皇室贵族,端华是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孙,属于铁帽子王,在朝中极有分量。端华是肃顺的兄弟,也是满洲镶蓝旗人,是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的第三子。
这几人,都是满清的大贵族。
肃顺、载垣和端华一起坚持惩罚李振,让咸丰为难。
即使奕訢见了,也感到头疼。
咸丰左右为难,他并不想得罪这些满清的大臣们,因为这些大臣也是为了大清着想。但是咸丰却又不想惩罚李振,因为李振是取得了成绩的。换做是其他的皇帝,根本不在乎朝臣的意见,咸丰却是优柔寡断,在争吵激烈的时候没有主见,不知道该怎么办。
“报!”
忽然,大殿外传来一声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