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顾松介绍完,郭伟久久不能回神。

他不像倪光北,全程都参与了,有慢慢接受的过程。他只知道倪光北也跑到研究院开始搞闪存了,谁知道不仅这么快搞成了,还搞得这么夸张。

36倍?

那说新时代,真不为过。

“这么大好的喜事,那你们愁什么!”

“怎么生产?闪存这玩意可没有代工厂。难道我卖专利给外国厂?”

“这么牛逼的成果,愿意投钱的大把,国家队也肯定入场,你愁什么?”

顾松叹了口气:“钱不是问题,光刻机呢?工人呢?我拿微米级的3d闪存,跟人家纳米级的2d闪存竞争,优势就没那么大了。工艺被论证了可行,以人家的实力和投入,他们也会突破的。我突破的速度再快,但架不住生产能力比人家差啊。”

这么一说,郭伟也发愁了。

这真是,捧着金饭碗,吃不着饭。

顾松说道:“现在两种思路。一种呢,相当于技术交换,我把能想到的架构等核心专利都拿下来了,他们的闪存基础专利我现在绕不过,他们想做3d闪存也绕不过我的。这样一来,看看能不能谈判合作,合资在国内建厂,解禁一批尖端设备,尽快量产。”

“另一种呢?”

倪光北替他说道:“另一种,就是大到光刻机、制程工艺,小到掩模、光刻胶,他全搞出来。”

郭伟无语:“那得到猴年马月?这东西既然搞出来了就得赶紧把专利申请了,只要一申请就藏不住了,那不白白浪费宝贵的黄金时间。”

“所以喊你一起来参谋,现在这局面怎么做?”

郭伟想了一会,说道:“按现在能买到的设备,次一点的工艺做出来的3d闪存,同等成本下还是比最先进工艺的2d闪存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