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四章:商籍之争

红楼潜龙 尚二郎 2840 字 2024-03-05

白羽急忙的一拍大腿道“我的爹哎您怎么这还不紧不慢的刚才我听人说,郑家的郑玉霖这个时候正在黄家的清漪园呢”

白利泽闻言果然是抬起头看了白羽一眼“你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白羽苦笑着道“爹啊全扬州都快知道了”

白利泽沉默了一下,随后冷笑一声道“去就去好了,去,也不代表着郑家就是怂了,也不代表着就要让步”

白羽闻言急忙的道“爹,人家现在都坐到一块儿去了,那肯定是又说有商量的啊万一人家又谈好了”

白利泽冷笑一声道“郑玉霖不是傻子,在这件事

上,他绝对不会再让步了当初为父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正中了他们的七寸”

就在贾璟在西南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扬州城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白利泽用了一招极其阴狠的计策,直接将以黄家为首的四家联盟差点儿打散了

黄家为首的势力现在十分驳杂,上次白家等四家坑了黄郑蒋汪四家,结果皇帝的圣旨并没有下来,所以这个局也就没做成,但是到底是狠坑了人家一波,黄家缓过劲儿来岂有不报复的道理

汪家也是,汪家这些年因为生意上的一些问题,所以和朝廷的关系变得非常热切,逐渐的彼此也是互利互惠了起来,所以汪家也是比较反对对朝廷的政策做的太过了

但是话虽然是这么说,我们汪家还是站在你白家这边的才对啊结果你们一转头就把老子给卖了

汪家也不是贱胚子,都被人这么背刺了,果断的便投了黄家所以黄家这边现在的势力其实很是复杂。

黄家和汪家都是晋商出身,但是彼此之前因为意见不同也没少斗,现在汪家转投了自己了,虽然他们都是商人逐利,但是彼此之间要说没有一点防备那也是纯属扯澹

而郑家和蒋家虽然和黄家一开始的关系就比较好,但是郑家和蒋家却是徽商出身,徽商比较老实,崇尚的是“天下为怀,重仁重义”所以徽商也反对对朝廷太过刚硬。

徽商势力又比不上晋商,尤其是在扬州城内,徽商也是这几年才刚刚开始插手盐政生意的,所以自然是底蕴比不上晋商的。

因此郑家和蒋家与黄家走到一切纯粹是为了抱团取暖,彼此之间根本也谈不上什么情谊,白利泽就是利用这一点,利用黄家麾下势力驳杂的这点,分而化之

他面对黄家铺天盖地的报复,打出来的第一招就已经叫黄家焦头烂额了那就是学籍问题

淮扬二府的徽商和晋商并不是淮扬本地人,所以按照大燕律例,他们的子弟是不能在淮扬二府参加科举的,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进行举试。

而后来太宗皇帝年轻的时候,因为盐商们帮助了太宗皇帝不少,所以太宗皇帝投桃报李之中便带着这一项,允许淮扬二府的盐商子弟们有七个名额可以不回户籍所在地,而在淮扬二府科举

这七个名额这么多年一来一直是为晋商几大家族所有的,后来郑家和蒋家就算是来了,也一直是没有资格从他们手中掏出来,这么多年只能是一直叫子弟们山高路远的提前跑回去科举

而这七个名额,晋商六大家族一家占一个,黄家独占两个白利泽正是利用这一点使黄家为首的四家因此产生了冲突

永熙帝登基,所以特许了一课恩科,也就是说今年还能再考一科,举子们都在信心满满的做着准备,而郑家和蒋家的子弟却要先翻山越岭的回去原户籍所在地去考

白家从中扇风点火,很快郑家就对此表示了不满,郑家家主郑玉霖认为不应该这么不公平,当初花钱大家伙儿都是一块儿花的,怎么到了现在,好处都让你们晋商落了就因为我们来得晚

所以郑玉霖提出这个制度应该变一下,变成轮换制度,每次开科的时候,都轮着有一家没有这个名额就好了

郑玉霖提出来的这个肯定是很公平的,但是一来人家都是晋商凭什么听你一个徽商的话二来人家黄家占着两个名额,现在不仅要交出去一个,还没准儿轮到自己的时候一个都没有人家凭什么把既得的好处拱手相让

因此这个提议不仅除了蒋家之外的六大家族不同意,就连黄家这个时候都是保持了沉默

郑家和蒋家因此极为不满,这些日子以来几乎已经是和黄家断了联系了就在白家心满意足的以为自己的计策得逞的时候,今天却传来消息,郑玉霖居然去了黄家

大惊失色的白羽急急忙忙的便跑回来和白利泽说了此事,此时看到白利泽根本不在乎的样子,白羽不由得有些疑惑的道“爹,为什么啊您怎么就笃定黄家不会让步据我所知,那位黄家的老爷子心可是够狠的”

白利泽笑了笑道“他黄老爷子就算是心再狠,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让步的,这是不能商量的事情。”

白羽挠了挠头道“为啥啊”白利泽叹了口气道“不为人父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窍的,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可是在外面蹦跶,不就是为了子孙”

白利泽说着缓缓起身道“黄老爷子叱吒风云了一辈子,什么都经受过忍受过,但是这个他绝对忍不了因为这是在为子孙后代争他要是不想被子子孙孙戳嵴梁骨,就只能是咬牙挺着”

白羽闻言这才恍然大悟,随后谄媚的上前笑着对白利泽道“爹还是您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