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名伟大的贤者,奉献出了自己的记忆,成为了各个职业模板的奠基人。
在这个计划完成后,仿生半球人才算真正脱离了原来的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化以及制度,缓过这口气,开始蓬勃发展。
不过后来又发生了第四次明危机,也即正常群体与克隆群体,产生了巨大冲突。原先的正常群体认为,克隆群体解决不了后续的繁殖问题,他们会自己灭绝,所以也就没有多管。
但现在这群克隆人开始蒸蒸日上了,那还了得?
当然,双方爆发的战争是后话了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这群仿生半球人被赶出了自己的母星,成为了一个游牧明。
新仇旧恨,早就已经是数万年前的故事,他们到现在也没有打算重新回去的打算。
而在数万年的时光长河中,仿生半球人的前进动力远远超越了正常的半球明分支,如果按照新人类明的理念,正常的半球人,早就已经是没有前进动力的沉沦者明了。
听完整个故事,张远深深地感叹这个明在关键时刻的疯狂以及大胆。
“一个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故事。”
“明的发展,真是一场马拉松啊,很多时候,自以为走错了道路,却又无意间触摸到了更加遥远的天空。”
他听到跟在身后的李博士,正在耳机中小声感慨:“濒临绝境时爆发出来的最终抉择,的确不能够用常规的伦理来评判”
“是啊。”
“能够理解,很了不起。”
曾经在地球明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界末日到了,世界上只剩下3个人,他们携带了人类明的一切。但其中两人必须要把另外一人吃掉,才能够存活下来,诞生下一个人类纪元。
这个问题是,应不应该把另外一人吃掉?
一名著名的科幻作家认为应该吃,他给出这样的答案:“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不吃的话,这些明就要随着你这个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湮灭了。要知道宇宙是很冷酷的,如果我们都消失了,一片黑暗,这当中没有人性不人性。只有现在选择不人性,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