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H省的人再来的时候,你们就帮我换点油盐什么的,其他的我们不缺。”
“咋不缺了,我看你们家啥都没有,连干菜都没多少,熬过了冬天可还有春天呢。”说话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脸色有些发黄,但是那一双眼睛狭长乌黑,看着精神极了。听人家这么说,宗原忍不住抹了一把汗,这些小孩都是在这个地方熬了三年的,哪一个都比他们有经验。
“你家的玉面都还没磨面呢,以前都吃的什么啊?”小姑娘真是细心有眼尖。
“我们带了一些大米白面过来。”宗原不知道为啥,这话说出口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心虚。
“你可太舍得了,大米磨成粉掺着做窝头,大概能吃一整个冬天呢。”
“你会做窝头?”宗原抓住重点了。
“那有什么不会的啊?”姑娘捞了一块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嚼。
“我也会我也会。”
“瞎激动啥啊,谁不会啊?”
“你会?别扯了,谁都晓得你就一把子蛮力。”
“说啥呢?下次别找我帮忙啊。”
“别啊,开玩笑的,你真生气啦?”
说着说着,这群小孩又闹成一团,宗原也不急,先给他们说个够。
“我看你们家一个窝头也没有,要不下午就磨点粉做一些吧,现在大锅饭也停了,多做一些,你俩能吃好一阵子呢。”果然,没一会儿那姑娘又发话了。
“那成,顺便我跟阿道也好学一学。”宗原笑眯眯地搓着手,一脸巴结。
下午宗原和阿道就带着这一个儿童军团往石磨所在的那个大屋顶去了,这一行浩浩荡荡的,许多人见了都要问两句。
“呦,素罗啊,帮宗原他们磨粉呢?”在屋顶上干活的阿姨乐呵呵地问那领头的姑娘。
“是啊,他们两个大男人的,也不懂做窝头,我们闲着也是闲着。”
“这姑娘就是热心哈。”妇人笑嘻嘻地打趣道。
“嘿嘿,水娃也来了呢。”那个叫素罗的热心姑娘指了指队伍中一个个头稍高的小孩,那男孩看起来有些木讷,见他母亲看过来了,就老老实实地叫了声妈。
“我看看你们这都有什么呢?”妇人把双手放在围墙上擦了擦,然后走过来翻他们袋子。“没黄豆啊,等一下,我进屋拿点去。”
“不用了,真的。”宗原赶紧推辞,可是人家早已经转身进了屋。
“没事,水娃他们家楼顶挺大的,今年种不少黄豆呢。”素罗倒是不见外,弄得宗原十分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的还在后头呢,他们提着袋子这一路走过去,时不时要被人拉着说两句话,等到达石磨所在的那个屋顶的时候,口袋里杂七杂八的干粮不管是在花样上还是数量上都多了许多。
“这些东西一起磨没事吗?”宗原看着那些各种颜色大小形状的粮食,有点担心。
“没事,磨成粉还不是一个样。”
就这样,姑娘们往磨盘里加料,阿提带着几个小伙子轮流推磨,不过宗原和阿道还是主力,还有好多小孩就围在边上看,那些粮食被磨了一道又一道,终于被磨得又细又软。
回去的时候,有人拐回自己家拿蒸笼去了,这里的人不一定每家每户都有蒸笼,反正就是那么几个,大家轮着用,因为不是天天都要用,所以也不紧张。还有人回家弄了一小块老面过来,宗原作为南方人,本来也不怎么吃面食,对这些可以说基本不懂,阿道就更不懂了。
做馒头的过程中,宗原没真让小姑娘上手,而是让人家在边上指导,他和阿道两个人挽着袖子揉面。开始的时候不得章法,后面就慢慢熟练了,两个大男人,啥都不会,力气倒是有不少。
炉子里烧着火,窝头已经上蒸笼了,香甜的味道慢慢在空气中弥漫,小孩们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大概是觉得肚子饿了,慢慢有人回家吃饭去了。宗原也没拦着留他们吃饭,三十好几个小孩呢,这一笼窝头都不够他们吃的,再留就假了。
等到热乎乎的窝头上桌的时候,那些小孩都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就阿提带着那个大约五六岁的叫小萍的孩子,还有素罗没走。阿道捏了个窝头出来掰了一小块尝了一下,然后又塞一块放宗原嘴里,刚出锅的窝头,味道那是相当不错的,何况他们还很款地往里头加了不少红糖。
“咋样,不错吧?”素罗初为人师,大概是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