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之说:“去偷袭?”
华图说:“不妥当,我觉得还是把他诱出来再进行击杀比较容易,也比较安全。”
小国国君说:“想要把他诱出来,不容易呀。”
华图说:“确实不容易,所以才找你们来商量。”
小国国君们沉默了。
将领们也沉默了。
王启之也垂着眸头,谨慎地思考。
用什么方法把殷玄诱出来呢?
想了半天,华图一拍大腿道:“我有一计。”
众人都抬眼看他,眼神询问:“什么计?”
华图伸手招呼他们过来,他附耳给他们听。
华图的计策也不复杂,就是佯装投诚,以曲商的行迹为饵,诱殷玄出来。
丰丘那一役之后,所有人都知道殷玄对曲商恨之入骨,曲商在丰丘伤害过太后,而太后是殷玄的恩人,更甚母亲,殷玄对太后的孝心大殷所有百姓们都知道,他们这些小国们一直关注着大殷呢,自然也知道。
所以,拿曲商的行迹为饵,殷玄一定会出来。
众人觉得华图的这个计策十分的好,就都赞同了。
于是半夜的时候殷玄就接到了对方送进来的一封信,当然,这封信是以绥晋北国的名义写的,也是以华图之手亲笔写下的,更是以华图的口吻说的投诚,不牵连其他的任何一个小国。
殷玄的能力强不强,众所周知,而今天王启之也与殷玄对战过好几百回合,亲自领教了这个年轻太子的内功修为,深知此人不好对付,如果去的人太多,怕引起怀疑,让对方警觉,从而功亏一篑,反而把自己送去当饵了,所以他就只以绥晋北国一国的名义来写这封信。
但私下里一起做准备的却是所有的小国们。
晚上的投诚是假意投诚,而真正的目地是围杀殷玄,所以,危险系数极高。
就算华图和王启之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制伏殷玄,再加上殷玄的身后还有封昌,还有太后,还有那么多的大殷士兵。
他们会在暗中埋伏,殷玄肯定也会。
所以,这是一场十分凶险的“投诚密会”,不能所有人都暴露出来。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华图还是让人给曲商快马加鞭地递了一封信,说明今夜的情况。
华图为什么对曲商那么忠诚,是甘愿被他驱使吗?
其实也不尽然。
小国们素来以大殷马首是瞻,只是,这世道,没有人会愿意一直瞻仰别人的鼻息过活,稍有点儿报复和志向的小国国君们都想强国,都想富民,都想去征战别人的领土以此来扩大自己国家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