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大早起来有点困,但是每个人都喝了点咖啡提神,毕竟要是蔫头耷拉脑的去人家那里,也有些太失礼了。

“还有多久能到?”车上开车的是办事处的小李,他认识路。

“还有半个小时,你们要是困的话,可以在车上眯一会儿。”小李开车,他倒是精神得很,昨天他也是最早就睡了的那个。

“哦哦,知道了。”有人闭目养神,也有人小憩一会儿。

这栋祖宅的选址,是在他们家原本老宅子的所在地,是一个叫清水镇的镇子上。

曾经,宰父家的祖宅,也是方圆百里之内有名的宅邸。

因为是为数不多的,唐宋时期沿袭下来的,本身就是一件文物的宅院。

当年宰父家的子弟众多,且出息的也不少,只是那个动乱的年代,外敌入侵,眼馋清水镇这栋古宅。

可是这古宅乃是唐宋时期的建筑,且用的是砖石砌成,别说挪动了,刨出块石头都费劲,何况当时的宰父家家主,是个脾气硬的人,丝毫不朝敌人低头,就算是死,也是站着死,也不跪着活。

他的态度激怒了当时的敌军将领,将宰父家的这栋祖宅,轰成了废墟。

宰父家如今最年长的那位老人,一百零三岁,曾经在幼年的时候,生活在当时的祖宅里,后来祖宅被轰炸成了废墟,宰父家的人十不存一,他跟着当时的两位叔叔逃难,流蹿了大半个中国,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日子,等到解放了才回到老家,可惜,那个时候宰父家的祖宅还是一片废墟。

只因为当年两位叔叔在祖宅废墟里刨出来房产证明,在政府那边有过登记,虽然是一片废墟了,但是他们还是将家安置在了废墟之上,从此之后,宰父家在当地又开始了繁衍生息。

可惜的是,那个年代,什么都缺乏,两位叔叔到去世,都没能攒够钱,重建祖宅。

也没有娶妻生子,只将老人养大,老人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重建祖宅,他凭借那幼年时期的记忆,口述了一下祖宅的大概情况,由重孙子亲自设计了效果图,修修改改之后,终于获得了老人的认可,这才开始清理这一片房屋,开始兴建老宅。

谁知道,扒房子的时候没问题,一开始挖地基,就来了情况!

他们的车子进了清水镇,还没到宰父家的祖宅工地,他们就先要路过这里的门牌楼子。

因为祖上号称孔子弟子。姓宰父,名黑,字子索,春秋末年鲁国东人。唐开元年间封“乘丘伯”,宋朝再封为“祁乡侯”,明朝的时候被称之为“先贤”,宰父氏族人皆尊奉周公旦、宰父黑为得姓始祖。

故而他们家这祖宅前头的门牌楼子上写的就是“鲁国堂”,这是古时候齐鲁大地的称呼。

两边还有四个字的通用联:东鲁高弟,北柳明贤。

全联典指春y/~U|X~~i秋,宰父黑为孔门的高弟,是圣门名贤。

两边的门廊柱子上,更是写了六字真言:但愿子贤孙孝,惟求黑白分明。

此联为嵌典宰父氏的始祖宰父黑,字子黑。联镶宰父黑名、字“子黑”二字的嵌字联。

而到了门牌楼子前头,秦勇主任就叫停了车子:“我们下去,步行过去,不要开车了,这是人家的祖宅,咱们是外人,到人家祖宅去,需要礼貌一些。”

“是,主任。”大家就都下了车,小李看了看左右:“那我把车子锁在这里吧。”

“也行。”秦勇主任道:“等我们认识了,你也可以回来车上待着。”

那边是工地,到底是不如车里舒服。

“行!”小李锁了车子,抬头看了看门牌楼子:“到底是大户人家,就是讲究啊,现在谁家还会用这个东西?”

“当然是讲究了,这可是石牌坊。”秦勇主任摸了摸下巴,打量这石头雕刻的门牌楼子:“这在过去啊,可不是谁家都能立得起来的东西,用石材修建的牌坊,是古时候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还是咱们古文化的象征物之一呢!”

“这雕刻的够精细的啊?”许诺眼神好,发现这门牌楼子那叫一个精雕细琢啊。

全石雕刻的仿木结构,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翅角,三门四柱。

牌坊上正面刻有“东鲁先贤”四个字,反面刻有“子孝孙贤”。

整座牌坊上刻有“七十二贤者”的石刻像、下面则是“渔樵耕读”、“云吞雨雾”、“梅兰竹菊”、“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

正面两角有浮雕象鼻对峙,端的是飞檐峭壁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