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的看着前面。
许诺早就看到了,一手持枪一手拎着他的后脖领子,就把人给拖拽了过来。
话说这东北冷的时候,都穿得厚实,杨泉这家伙的衣服质量不错,这么扯都没坏。
也幸好,杨泉虽然人高马大的但是他不胖。
要是他超过二百斤,许诺还不一定能拽的动他。
走出来的同样是个中年人,这个中年男人瘦的像是一把骷髅,头发光秃秃,许诺一看过去就知道这人八成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死的,因为化疗,头发都掉没了。
加上这个人瘦的皮包骨,乍一看跟骷髅头似的,怪不得杨泉吓软了腿,一屁股墩儿,坐地上了。
许诺挡在杨泉前面,同样是一脚踹过去,那活尸直接就滚地上去了,还滚了好几次,没办法,这具活尸太柔弱了,而且一把骨头渣子似的,轻飘飘的,许诺真怕自己这一脚丫子过去,把活尸给踹散架了。
那他也不会赔偿的好么。
杨泉这次不用说话,直接上手捆了就是。
俩人将这里探查了一遍,只有两具活尸,只好将它们再收入尸袋里,放入冷冻柜。
不过许诺做了记号,这样的东西,最好是在第一时间就送去火葬场,直接炼化了就行。
免得留着,再有意外发生。
许诺杨泉俩人出来,这次杨毅主任啥也没说,默不作声的跟着上了七楼。
第171章 活尸事件(五)
“七”这个数字,许诺是知道的,在培训的时候,就讲过了。
这个数字指事字。
在一横中间加一竖划,表示将某物从中切断。
而且“七”字在甲骨文中作“七”,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又因为《说文》里记载:“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出也。”
最早的数字记载,见于甲骨文。“七”本义为切断,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为数词,本义则淹没不闻;由数词“七”引申出与此相关的一些义项,如“七体”,指汉赋中一种以七段问答为主题的文学样式;按阴阳学说,七是由阳转阴的分界,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俗称“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称为“满七”。
不只是东方,西方也将“七”作为一个特别的数字。
例如《圣经》里记载,上帝创造世界,就用了六天,第七天是休息日,也叫礼拜日。
再看公历上,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六,为什么没有星期七呢?第七天叫星期日呢?
而民间的七月十五,也叫“中元节”,或者通俗点讲,也叫“鬼节”。
这个数字,是个“断”,断阴阳的数字。
远古时期就是个特别的字数,例如禹步,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祭祀上苍走的步骤,一共七步,有的地方,也叫“七星步”。
许诺在六楼的感觉不对,可就两个活尸,还那么脆弱,许诺虽然轻松应对,可感觉就是不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似的。
他心里一直是悬着的,没落地啊!
现在也没人可以商量……杨毅主任跟他大侄子,真的不是可以商议的人选。
就只能自己一往无前了!
不过想到他曾经身临其境做过的那些关于“娥”那个时代的梦,他倒是觉得,活尸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在“娥”的那个时代,活尸算个屁啊!
那个时代的东西,要不是许诺“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还有那么神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