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页

婉乔想了想后问:“秦大人,他们会不会知道天书在徐致秋手里?”

“可能性极大。不要小看他们,历经多少年,还能出来兴风作浪,朝中定然也有他们的人。宁王世子能查出来的事情,他们不一定查不到。”秦伯言严肃道,“所以他们极有可能来甘南,这也是宁王世子为什么那么着急提醒我的原因之一。天书既不能为期望所得,更不能为反党所得。”

婉乔算算,他们回来才一天就收到了宁王世子的信。而他至少要调查几天,然后才派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路,这才及时送到。

事情的急迫性,由此可见一斑。

祁俊那群人的训练暂时中断,秦伯言把他们分成二十个小队,或充到衙役之中,或乔装打扮,一部分留在路丰县巡查,一部分到陆州盯着徐致秋和萧家反党。

他自己也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对婉乔更近似于寸步不离。

过了几天,到了任治平的生日,秦伯言带着精心挑选的前朝名家书画和其他礼物,携婉乔一起归家。

“有没有一种出嫁女回娘家的感觉?”马车里,秦伯言打趣婉乔。

“没有。”婉乔面无表情道,随即却绷不住笑了出来。

说笑的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命运,在此发生翻天覆地的转折。

第288章 跟踪之人是谁

任治平见秦伯言带着婉乔回来给自己祝寿,自然很高兴,尤其是看到他带来的书画,如获至宝,当即拉着他赏鉴一番。

婉乔本以为他不懂,没想到他接话接得也头头是道,让她忍不住佩服。

秦大人什么都懂。

任家令一家四口都来了,窦氏脸上笑意就没断过,与之前形容槁木的她判若两人。

婉乔笑嘻嘻地道:“大嫂见到大哥,什么都好了。”

窦氏笑着感慨道:“真是从前我们想错了,早知如此,当初何必分开呢?他也受罪,两个孩子也都和父亲生疏了。”

婉然忙善解人意地劝解道:“大嫂,凡事有利有弊。当初流放时候,也就是二姐姐能吃苦,几乎是一路把婉静抱到甘南来,路上遭了许多罪。若是当时以逊和舒儿来,路上有个照顾不周,大人孩子都累。而且,分离过,才更珍惜现在在一起的日子。”

窦氏连连点头:“你说得对,多亏了二妹妹。”

婉乔忙打哈哈:“都是一家人,咱不说两家话。大嫂,你这才来几天,就绣出来这么大的‘寿’字来,这些天都没好好歇着吧。”

窦氏送的是一副一尺见方的寿字绣品。

她笑着道:“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一点心意。”

婉乔啧啧称赞:“大嫂的绣工,真是无与伦比。”

“无与伦比不敢当,但是庆幸还有这一技之长。你想学的话,我倾囊相授,还有四妹妹。”

婉然看着婉乔笑道:“从前大嫂也教过我们的,只你忘了,二姐姐大病一场后,绣活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再让她学,她就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