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愁不知道老人庄内为何会有这样多的高手,但那些形貌各异的老人却令他知晓,谁若是小觑这方隐隐超脱于世的势力,那他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江湖上人尽皆知,六分半堂内高手不胜枚举,若是以厉愁自己的实力为基准,六分半堂内可被称之为高手的人便不多了,只是那些老人,厉愁扪心自问,无论哪一个,他都没有绝对的信心去战胜他们。
想到这儿,厉愁不免勾起了唇角。
与他外貌不同,他笑起来一点儿也不冷漠,反而格外温和,只是他很少笑,即使他笑得已比寻常高冷的剑客要多许多,仍不能改变他并不常笑的事实。不过他想起临别前,老人庄的少庄主孟良宵对他说的话,“当你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说的时候,不妨笑一笑。”
厉愁觉得这话有些道理。
笑一笑虽然不能治愈他的顽疾,也不能解决他的烦恼,可这笑容落在别人的眼中,却会令看到这笑容的人心情变好。
一个穿着青色衣袍,正躺在一株开得极灿烂的桃树上打盹的青年便见到了厉愁的笑。于是他翻身从树梢上跃下,灵巧的身姿不逊于方才从厉愁掌心飞走的新燕。这青年外表出色,周身书卷气很浓,但在他如画的五官中,最令人在意的,无疑便是那一双春风似的眼睛。
青年十分自来熟地冲厉愁拱手,对他招呼起来,“兄台。”
厉愁却恍若未闻,脸上笑意敛去,缠了缠左手上的绷带,抬腿便走。
那青年却似乎有些不解,诧异道:“你要走?”说罢,他挡在厉愁面前,数度拦住他前行的方向,在厉愁停下脚步,终于望向他时,才露出一个和煦的微笑,“兄台,莫非你不是来杀我的?”
厉愁摇了摇头。
青年似乎松了口气,“既然不是来杀我的,那便烦请阁下换条路走吧。”他说出的话十分霸道,脸上神情却有几分歉意,只是并未解释缘由。
厉愁又摇了摇头。
青年问:“你当真要走这条路?”
厉愁先是摇头,而后又点头。
青年见状,不由又笑了起来,“你能听到我讲话,却不回答我,难道你是哑巴?”
厉愁冷冷瞪他一眼,“莫非这天下间不愿意搭理你的人便都是哑巴?”
青年眼睛一亮,温声道:“那么这位不是哑巴的兄台,可否告知在下你的姓名呢?”
他这副似乎二人很是熟稔的姿态倒颇有些像孟小侯爷……这般想着,厉愁心情微妙地好了许多,他反问道:“在请教别人的姓名之前,你是否应该先说说自己的名字?”
果然,那青年听他这样回答,显得很是惊奇,很快冲他抱歉地介绍起了自己,“是极是极,在下李寻欢。”
李寻欢?厉愁回想起在狄飞惊桌前见过的那册信息,惜字如金,“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