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妖修在他的眼中尚且成不了气候,可比之他在野外遇到的妖鬼中的佼佼者——因一口气而残存于世,带给陆小凤那样奇异能力的一家三口鬼魂而言,老人庄势力范围内的妖修也要强得太多。
傅道长自然也听闻过老人庄之名。
他本以为庄中郑三太爷只是一个有仙缘、有造化的普通老者,及至在劫雷当天遥遥一观,他才发现,对方真是心比天高、手段百出,无比大气,竟将自身气运与王朝勾连,以一己之力,妄图撼天。
修行之人本不该与世俗、尤其是王权过多纠葛。
不知为何,在傅闲云的意识中,这就是铁律。可他天生不爱随波逐流,总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凡事总想寻根问源,去问问为什么,去试试即使不按律照做,又当如何?
于是傅闲云总在凡尘俗世里游历,见到不平事便去管一管,见到有趣的人便去结交一番,而后在离别后,又将一切化为一场梦境。迄今为止,除了与他机缘巧合结下入道之恩的花公子外,就只有他的好友陆小凤,凭借着那鬼灵的馈赠,并未遗忘了他。
可就算如此,傅闲云也从未想过要以一己之力,勾连天下气运,将朝廷、百官、万民之力归于几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抵在修道之人眼中,凡人之力总是渺小而短暂的。纵使傅闲云本能地抗拒这个答案,也不得不承认,在他意识中的某一点,他仍旧轻视凡人,仍旧认为凭他修为,只要游戏人间、回归本心即可,而无需从凡人、从世间的朴素真理中汲取到养分,充盈己身。
若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傅闲云多半仍不会选择郑三太爷这条路。盖因这条路眼下虽平直、宽阔,可实际上却难如登天,有如取死。不过他不会、不能、不敢这样做,却不耽误他与郑三太爷惺惺相惜,更敬佩这位修为远逊于他的道友。
话说这样多,只因傅道长内心里实在对于这位并未真曾谋面过的道友钦敬有加,但眼前种种,更让他对郑三太爷充满了好奇和叹服。
“他竟然这样阔绰……”傅道长很是垂涎。
蕴含灵气的溪流水族、外界难得一遇的化形妖修在此处随处可见,那榕树妖出现时,一丝灵气泄露,更叫傅道长这样的真修感受到了灵脉的气息。
并非零散的灵石,而是实实在在、连成一片的灵脉。
傅道长倒吸一口冷气,只觉这冷冽空气中都藏满了珍贵的灵气。
在这样浓郁到近乎实质的灵气滋养下,怪不得郑三太爷延年长寿、战力无双,怪不得老人庄各族妖修齐聚一堂,却都神台清明,未曾有过自相残杀、以血食助修行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