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尊很高兴,毕竟国子哥定了此事,就等于是国子哥要接任二大爷的差事了。
“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让大平子当村支书。”这是国子哥提出来的。
“村支书得是党员。”王子安知道这个:“村长跟会计倒是可以凑合。”
“还是让玺子哥当村支书吧,我有会计证,可以当会计。”王子安的会计证还是个中级会计证呢。
“会计可不好当,你要是当会计的话,恐怕就没清闲日子过了。”王子玺却道:“我虽然没有会计证,但是我家的账目,和村里的账目,都是我一手办的,熟能生巧了都。”
他也不想当村支书。
因为村支书要求是党员,这就有些束缚了。
党员要求多啊!
“这样吧,村长国子哥,会计还是玺子哥,玺子哥没事的时候报个财会班,考个会计证,初级的就行,村支书么,不如请忠子哥回来担任,忠子嫂担任妇女主任,我看就挺好。”徐铭尊道:“我听说忠子哥在外面干活挺累的,不如回来吧,今年种板蓝根肯定赚着了,明年种苞米,养一下地,后年咱们还种药材,也肯定能挣钱,起码也比外面打工强。”
他还没说的是,何况王子忠年纪也不小了,这老是在外打工也不行,忠子嫂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了,不如早日回来,张罗一下儿子的婚事吧。
其实这两年,王春雷跟王春雨都该结婚了。
只是两家都没啥钱,加上除了王春华那事儿,这婚事就放下了。
现在家里头有钱了,俩孩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而他没提国子嫂,是想让国子嫂在家照顾老少,当了妇女主任就有了职位,不能光顾家了。
“你忠子哥也说了,秋收就回来,他当村支书,倒也合适。”二大爷点了头,反正二儿子这些年在外面,也见过不少世面。
把儿子孙子都叫回来,这才是正经事。
“还有个事儿要提前说一下。”王子玺道:“我想了一下,要提前做好准备,如今咱们这里种苞米,种药材,都很成功,日后怕有人动心思,原来从咱们围子里搬走的那四户人家,八成是要搬回来,要分田地了。”
“户口都迁走了,三十多年了,都没回来过,还分什么田地?”二大爷摇了摇头:“放心吧,回不来。”
“还有人?”徐铭尊来了一年多,该见的都见了,王家围子就这么三十六户人家,还有人么?
“有。”王子平告诉他:“以前有一对姐妹,她们是逃荒来的,各自带着一个儿子,被政府安排在了王家围子,当时王家围子男多女少,这姐妹俩就改嫁给了当时王家围子的老光棍儿,因为一直没再生,后来儿子也改了姓氏,其实说起来,他们还算不得王氏一族的血脉,后来改革开放了,农村日子不好过,那姐妹俩也没再生育,等到老夫妻过世了之后,那俩儿子也在我们这里娶妻生子了,各自生了两个儿子,这样等到了八九十年代,那四个人也结婚生子了,因为吃不了在农村的苦,人家四个人在市区里头买了楼房,将户口迁了出去。”
那个时候农民是需要出劳动力干活的,例如修路,修水渠啥的,还要每年缴纳税粮,还有钱。
事情多,压力大。
所以很多人都想将户口迁走,变成城市户口,这样的话,就不用在农村缴纳各种税费跟粮食了。
那四户人家就在市区的郊区那里搞了个小吃部,把户口迁了出去,成了城里人,自从搬走之后,就再也没回来看一眼。
父母的坟茔也不管了,每年都是围子里的人给上坟烧纸,扫墓祭奠。
“他们都搬走三十多年了,分田的时候他们的户口都不在围子里,都不算是我们王家围子的人了,还分啥田地?”二大爷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啥事情不记得?当时那些人搬走的时候,可是敲锣打鼓,恨不得一辈子跟王家围子没牵扯似的,还分田地?做梦呢!
“有您老这句话就行了。”王子玺道:“那四家人去年打听咱们围子的情况呢。”
王子玺跟那些跑车的司机熟悉,很多时候,消息很灵通。
说了这么多,这早饭也就吃好了,最后大家散了的时候,事情就算是如此商量好了。
他们散了之后,徐铭尊带着王子安回到了山神庙,王子安才问他:“你只说了山下的安排,山上呢?”
137“被相亲”了啊!
137“被相亲”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