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参啊……有啥说头没?”王子安不经意的问,徐铭尊看了看他,没说啥。

李泉八成也是憋屈的够呛,这会儿一问他就给大家伙儿普及了一下“野山参”的知识。

人参这个东西,很奇怪,它的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主根肥厚,肉质,黄白色,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状茎(芦头)短,直立的茎上长叶子,开花后结红色的果实,那就是人参籽儿。

一年生植株茎顶只有一叶,叶具三小叶,俗名“三花”;

二年生者茎仍只一叶,但具五小叶,叫“巴掌”;

三年生者具有二个对生的五小叶的复叶,谓之“二甲子”;

四年生者增至三个轮生复叶,称为“灯台子”;

五年生者增至四个轮生复叶,名为“四匹叶”;

六年生者茎顶有五个轮生复叶,唿为“五匹叶”。

过了六年的野山参,他都没见过好么!

而真正的野山参,不是长在大棚里的那种,而是生长于山地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之中,主要生长于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

野山参十分稀少,按照年份和大小,野山参价格差别很大。

野山参的须子,乃是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

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再有芦也不一样,野山参的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野山参的老皮,乃是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

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皮子上的纹则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

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我想要一支纯正的野山参入药,花了多少钱,都找不到!”李泉十分郁闷:“那老爷子是我太爷爷的至交好友,我爷爷这几天心情不好,见人就骂,我也舍不得那老爷子。”

但是没办法啊!

找不到好山参,没法儿配药。

次一等的他爷爷那一关又过不去。

但是他说的这些,徐铭尊跟王子安都见过,他们俩可是知道,人参娃娃那里,最小的一支人参,都两千多年了。

最大的基本上跟人参娃娃也没差几千岁。

咳咳咳……没办法,人参娃娃号称自己十几万岁,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在吹牛,但是几万岁肯定是有了。

“对方是干啥的啊?要吃这么名贵的药?”王子安又问了两句。

“是一个老军人了,抗日八年,解放三年,后来又去了朝鲜,一身的伤痛,元气也不足,能活这么久,多亏了老头儿自己是个练武的,身体底子好,以前还天天坚持打拳,但是再好的底子也不行了,九十多岁的人了,脑中风,虽然抢救的及时,但是现在还有些说话不利索,用药也是十分谨慎。”李泉叹了口气:“我爷爷是少数几个敢给开药方的人。”

所以人参必须要用最好的那种!

“那你能花多少钱买?”徐铭尊在饭桌底下拉了一下王子安的手,王子安张了张嘴,最后闭上了,没吭声。

“要是有的话,人家要多少,我不得给多少啊?不过我手头上能动用的流动资金不多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收药材,我也不敢动太多,不过老爷子那里有钱,买东西可以报销!”李泉真是喝多了,就着高台子镇的烧锅高粱酒,把那点事儿都秃噜了出来:“那是国家的功臣,为了救命,多少钱都舍得花,多少钱都能报销!”

但是徐铭尊没听他那个虚头,依然追问:“多少是上限啊?我要个一亿,国家能给报销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