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话才说一半,又从门外闯进两人,叫道:“苏州李大人何在?”

这十分无礼的打断了老知府,王老头愤而想指责几句,却发现对方是内监打扮……便闭了口。

有一人正是前些日子受归德长公主送五百两银子给李佑的那位,他上前一步细声细气道:“李大人,归德主千岁有请!”

长公主?王知府心头跳了几跳,眼皮也跳了几跳,小声对李佑耳语道:“你在苏州拈花惹草也就算了,竟敢在京城扯到公主,不要脑袋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义

李佑扫视两个公主府使者,又停顿片刻道:“王老大人对本官有大恩,于情于礼,本官必须要接待。尔等在此稍候,等本官与王老大人谈完。”

随后李祐将王知府请进屋内喝茶闲谈。

两个内监被晾在院中,面面相对无可奈何,只能心里不停意淫道,要是身在天启年间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公主随便召见外臣,这不合常理。但归德长公主本身就已经是个不太合常理的存在,大明三百年没见哪个公主在皇宫当管家的。

千岁敢公然派人来请,李佑却不敢去。这倒不是心有畏惧,主要是去了能干什么?有什么好处?

若是被劝说投靠归德千岁,他是不可能答应的;若是被劝说将分票中书位置让出来,他更做不了主。

或者说,公主千岁应该去与许尚书对话,而他李佑去见长公主实属多余,一个不好还会惹出什么嫌疑。

“你和长公主之间……难道与中书舍人有关?”到了屋里王知府追问道。

李佑奇道:“你怎的知晓此事?”

原来王知府此次入朝,还抱着另一个心思,那便是改年龄……他已经六十了,刚当上四品正堂大老爷,心里正快意,可不想爽不了几年就被人催着致仕,所以想打通关节把年龄改一改。

国朝很多官员出于各种原因都有两个年龄,一个是官年,即档案上的年龄,公开的年龄;一个是实年,即真实年龄,只有自己和亲朋知道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