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某个人渣,当年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地从他这里骗走了官位,然后两年来对自己就不闻不问了,三月前他主动上门,还热脸贴了冷屁股……这次就要找回场子给该人渣看看。

金员外若有所思,这和尚果然对李县尊了解得很透彻,绝对是有备而来的,而且很有把握。

那天在新安会馆静远堂议事,大部分在场盐商觉得突然现身的老和尚只是出了两个不错的主意,此外没什么值得他们注意的,甚至习以为常。

大盐商手里的财富具有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周围从来不缺主动冒出来表现自己的人物,不外乎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所以对这个主动献计献策的和尚并不稀奇。

但金百万与一般盐商不同,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人物,从当年穷困卖女的背运小贩奇迹般地变化为如今扬州城七大巨商之一。有这些经历锤炼,明粗实细的金百万眼力自然比那些靠着世袭窝本发家的富二代盐商强得多。

让金百万注意到的是,圆容老和尚自称苏州人,这就是最大奇怪之处。出家人既然号称出家,在别人没有询问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报上自己俗家籍贯在哪里罢。

一个苏州人,跑过来给自己的同乡李大人使绊子,莫非是被李大人迫害过特意来复仇的?金百万细细想来觉得很有意思。此人肯定与李大人相识,至少是有过关系的,大概知道李大人的一些底细。而且他是胆敢到江都县来,说明有所依仗。

恰好金百万和县衙因为盐课和典史两件事情僵持不下,始终未曾得到解决,见了圆容法师便起了求教之心。所以满堂十几个人,只有金百万表现出了足够诚意,问过法号来历后盛情邀请圆容法师到自己宅中小住修行。

不过金员外当然不会盲目轻信,在家中用了一些小手段进行试探,例如派了若干美貌婢女去勾引。怎奈圆如大师如同柳下惠不为色迷,金百万便服气了,看来此人不是江湖骗子,有点内涵的。

谈了几次,金员外又发现这位和尚虽然对佛法几乎一窍不通,但对李县尊的人性有着极其深入的见解,正是他所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知己知彼才可百战百胜啊。

而且圆容和尚一口一个李佑,每每直呼其名从不加尊称,不恭之意溢于言表,足以说明他不是什么细作卧底。

此时的金百万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也有可能口口声声李佑而不是什么李大人李县尊李别驾……

却说百花园中,圆容法师瞥了金百万一眼,继续讲解道:“李佑此人,虽不至于见小利而忘义,但绝对是干大事而惜身……”

突然话锋一转,“金施主每年白给县衙三千两盐课,又如此关注典史和缉盐巡役之事,只怕别有内情罢?别的纲商却没见如金施主这般上心的。”

金员外听对方解析李佑听得正入神,却猛然听到这句,不禁失声道:“法师也熟知俗家之事?”又连忙改口道:“法师说笑了,我本经商之人,结好本地是常理。”

与此同时,在县衙中李佑仍在看着缉盐巡役的请愿文书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