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回到内宅,正欲往轮到的马姨娘哪里去,却听到门子禀报道,金姨娘有事请他过去。李老爷暗笑,必然是小竹扛不住攻势了。

进了二房,便见小竹哀声求饶道:“老爷,奴家知道错了……”

原来这几日,郭县丞夫人的事办成之后,小竹姑娘变得炙手可热,成为内衙官舍最受欢迎人物。各种邀请源源不断,登门拜访络绎不绝,偶尔出门也被围追堵截,使得她诚惶诚恐,感觉自己给老爷惹了祸事。

李老爷慢慢悠悠抿了几口茶,才道:“这点阵仗就把你吓住了?和老爷走南闯北真是白费了,早知还不如带别人去历练。”

在别人面前,小竹还是显出几分聪慧机灵的,但是面对自家老爷时,不知为何总是笨了不少。而且最听不得老爷用埋怨口气和她说话,一时急得豆大的眼泪打转,又要哭鼻子。

金宝儿忍不住笑出声来,轻轻推了一把李佑,“老爷不要逗她了,她正为此事着急冒火呢。”

李老爷便掏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其实也无妨,这里面有名字的人,答应他,其他的只管不理,或者婉言谢绝。”

小竹看着名单,小脸发苦,她学识字有两年了,但向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张纸上的字,几乎有小一半不认得。

“不认得就学。”李佑笑眯眯道:“不识字怎么帮老爷办事?老爷要重重地栽培你。”

李大人出身杂流,所以要加倍地爱惜羽毛,做事凌厉风格和巨大名声又容易令人望而生畏,不易亲近。因而某些事情有个中间人也挺好,权力需要掮客。

现在他发现小竹似乎是个合适人选。一是绝对忠心可靠,二是善于动心思,三是不起眼,四是身份低不用讲究体面,五是女人与女人打交道,可以避免男人之间因为地位、面子等问题带来的尴尬。

后人翻看景和年间的官场笔记、野史、轶闻、传说时,时常会出现一个“韩大姑”、“韩夫人”的角色。据说此女貌美如花、来历神秘、手腕通天,一出手没有办不成的事。

不过在景和八年年底,未来的“韩大姑”、“韩夫人”正愁眉苦脸地攻读三字经和千字文两本流传千古的学术名作。

次日,李大人正在堂中视事,有新邸报送来,还是洁本。李大人便又起了向朝廷申请足本邸报的想法,但朝廷那帮人估计没人会同意……

这期邸报有个消息引起李大人的注意,朝廷新任命了一个河漕总督在淮安府上任,这个与阁老品级等同的从一品大员,将全权负责南直隶江北、河南、山东的黄、淮、运等河道事务,以及漕粮运输事宜。

而原先负责河道和漕粮运输事务的杨抚台大概是因为黄河多处决口的过错,被取消了总理漕运和兼管河道的差事。虽然凤阳巡抚依旧是凤阳巡抚,但官职已经由总理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变成了总理粮储、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